现在是上午9点,我蹲在河边看水里几条小鱼游来游去,这条小河已经流了很多很多年,它甚至比许多载入史册的所谓历史还要久远。
小时候,环境比现在好很多,水里的小鱼小虾也要多得多。现在,鱼少了,虾少了,螃蟹居然成了水里的稀有动物,不是好运气,几年也看不到一次野生的河蟹。
儿时的暑假,我最大的乐趣是拿着网兜在河里捕鱼抓虾,那个年纪的我就像我爸说的那样,还不具备“坐下来的本事”。泥鳅还是有的,但是白天大多躲在泥里或者石缝里。到了晚上,你拿手电筒朝水里一照,嚯!到处都是泥鳅……
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开学了就大三了,大学的一半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
回想起那个梦,很多细节都忘记了,只记得刚开始的害怕还有后来的伤心;最后,在梦的结尾,我大概是平静又遗憾的,以至于醒来后是长长久久的心酸难受,说的文艺点就叫“怅然若失”。
八月末,我带着家人的不舍和大包行李零食踏上了北上的列车。这条路已经走过很多遍,相同的程序再来经历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这次我不是最后一个到的,不过,晚上大家也都到齐了,我们去樱花吃了开学第一次聚首的晚餐。樱花的麻婆豆腐很棒,里面还有大块的牛肉,味道处理的很好,像我这种口味中规中矩的人也觉得很美味。
离上课还有一天,当晚我们睡得都很早,第二天早上我在6点多醒来。暑假养成的习惯,没办法。
大家都还睡得香甜,我轻手轻脚爬下床开始洗漱,然后口渴了才发现还没叫水,饮水机还得先清洗。
舍友陆续起床,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奇怪的是,没有人下去吃早餐。我拿出从家里带来的零食开始吃,然后释然了,大家都一样。
接下来是发零食和互换早餐时间。
打电话叫了水,结果被告知晚上才能送来,或许是还没正式开学,所以送水的同学们还没来吧。白天只能喝饮料了,白瞎了我辛苦运来的茶叶,再等我10个小时吧。
晚上十点以后才是送水时间。下午我们去了桂林路,那里的屈臣氏是离我们最近的一家。买了很多洗浴用品,接下来是去依林小镇闲逛,那里偶尔可以淘到一些小东西,不过,只是金玉其外。
最后,大家都累了,附近有家香芋仙,老四最爱。我们带着战利品顺利找到座位,大家都点了心仪的饮料或吃食,最后,我十分可耻的只拿了把勺子。甜食实在不是我的菜,这种介于饮料和甜点之间的东西我也不喜欢。好吧,除了米饭和咸辣口味的菜我都不怎么喜欢,甜的菜只能接受几个家常的糖醋口味。
令我惊讶的是,她们只是当做下午茶,晚餐回去还是要解决的。最后,我们去了久违的川锦汇。
四川麻辣拌,里面的食材都是关东煮爱加的,除此之外就是豆芽菠菜花生米之类的,全是我喜欢的。你可以理解一个南方人来了东北后还能找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的那种心情吗?如果可以,那我就不用解释为何这个地方出镜率如此之高了。老天,没有广告费,实在是爱得深沉……
我们坐在里间,等着服务员叫号,结果等来老板一句“xx号好了,自己取一下餐”。难怪觉得不对劲,上学期那个特别爱笑的服务生姐姐不见了。
“丫蛋儿,你的好了。”
太熟了就是这种效果,经常是一连串的“同学,取下餐”,到我这儿就成了“丫蛋儿”。第一次的时候我特地问了老板到底是“丫头”还是“丫蛋儿”,得知结果的我除了被特别对待的小小优越感(?)外还有一点无语。
吃完饭,天还没黑,夏天就这点好。我们去小姑娘买冰淇淋,草莓、香草、抹茶、巧克力,四种口味刚好是我们四个各自喜欢的。
我站在台阶上等老板找钱,然后小五将我往旁边拉了点,有人来买东西了。
“阿飞,你要什么味道的?”
“我不吃,你吃吧。”
“啊……那你要喝点什么吗?”
“不要,刚吃完,不想喝。”
“好吧……老板,来支香草蛋筒。”
“稍等……同学,找你的钱。”
“谢谢!”
“慢走哈,下次再来!”
我低头把钱往钱包里放,然后一抬头就看到了“阿飞”。
他穿着一件带帽子的休闲外套,牛仔裤,板鞋,就像我们一样年轻、稚嫩。
我又回头看了一眼拿着冰淇淋的女孩子,万幸,并不是我见过的脸。
“三儿,走啦!”
“哦,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