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替嫁之将 猛猪出闸 3186 字 5天前

“你四舅的病怎么样?”陈太妃问。

“有点咳嗽,我叫他搬去永固园调养一阵子,已经请示过老太太了。”楚翊见桌上有椒盐香榧,于是抓了一颗慢悠悠地剥开。

他出生时,亲娘刚从末等宫女晋封为才人。她品级太低,娘家无势,自己大字不识几个,又才十几岁,害怕孩子养不大。于是就送给刚经历丧子之痛的袁氏抚养,自己则三天两头过去转转。

袁氏是大家闺秀,将丧子后所有的母爱,都倾注在这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身上。久而久之,两个性格、家世迥然的女人也成了深宫中最亲密的伙伴,相伴半生。

楚翊始终觉得,亲娘虽然没读过书,却是有大智慧的。一个女人,舍得将刚出生的孩子送人,堪称当机立断。

“跟二位母妃说件事。你们是我最亲的人,我想有必要告诉你们,我在做什么。”楚翊悠闲地剥着香榧,淡然而坚定地讲出他此生最重要的决定,他的一生都将为之跌宕:“今年,也许明年,朝廷会议举摄政王,总领朝政,那个人会是我。玉川公主将嫁给一个王爷,那个人也会是我。”

说完,他咀嚼着香榧仁,眯起双眼对二位母妃笑了笑。

生母噗嗤一笑,忽然在他眼前“啪”的双掌一击:“哎,快醒醒!”接着来探他额头,“儿子,你没发烧吧?”

养母则肃然凝视他,确认这并非玩笑之后,才道:“娘清楚,你胸藏丘壑。可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往后,你是一步一道坎,容不得行差踏错。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荣辱不惊,又何尝不是乐事。”

陈太妃抿了抿嘴唇,道:“我没有袁姐姐这么会说,只好总结一下她的话:逸之啊,你这两件事忒难,甭惦记了,别瞎掺和。”

“难道你们没意识到,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吗?”楚翊的目光在二人脸上流转,“谁娶到玉川公主,谁就更有可能成为摄政王。公主是齐国第一个远嫁的皇女,民心思定,盼望和平,娶了她就相当于在脑门上刻了个‘和’字,也就成了最不易发动战争的人。朝中主和的官员居多,他们更愿意相信,亲家之间不轻易言战。”

两个女人对视一眼,静静地听他说下去。

“而且,公主身带巨额嫁妆,仅黄金就有一万两。人情往来、迎来送往都需要财帛,而我的年俸才三千两白银。为了照顾穷苦百姓,田里的地租已经两年没收了。”楚翊目光如炬,清醒而理智地剖析,“我不贪财,但我将来想结交的人,或许贪财。我需要她的襄助和扶持,当然,如果借了她的钱,我会还。”

有件事他没有说,耻于开口。那就是对于公主本人,或者说是故人小五,他也有一丝淡淡的好感。

“这些东西,你是什么时候想到的?”陈太妃低声问。

“在大行皇帝灵前。”楚翊坦言。

“你不地道!你皇兄刚刚晏驾,你就琢磨这些。”

“不只是我,我三哥和四哥也想到了。”

“哼,那你们哥仨都不地道。兄长的遗体就在眼前,却惦记上嫂嫂了。”陈太妃顿了一下,瞥一眼袁太妃,问出二人都想说的:“逸之,你一定要跟他们争?”

楚翊若无其事地继续剥香榧吃,年轻的目光坚定如磐石:“瑞王和庆王,我不知他们能不能当好这个摄政王,但我认为自己可以。与其信别人,不如信自己。”

“兄弟三个商量着来,轮流做主不好吗?这个月你主政,下个月他主政。”说完,袁太妃苦笑着摇摇头。不可能,权力之巅只容得下一个主宰,人性如此。

“娘,你看,连你自己都不信自己的话。”楚翊耸了耸肩,“私底下说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遥想当年,太祖皇帝起事,受天命御极时,怎么没说和那些从龙之臣商量着,一月一轮换,轮流当皇帝?很多事,是不能商量的,必须由一人拍板。”

“他们可不会让给你。”陈太妃撇撇嘴。

“当然不会,斗争在所难免。”楚翊低沉地笑笑,眸色一暗,“我不会加害他们。不过,他们要是害我,我也绝不客气。”

“除了图公主象征的和平,以及嫁妆,你肯定还看上人家的美色了。在半路,你小子就惦记上了。”陈太妃笃定道。

“没有的事。”楚翊尴尬地垂眸,“直到迎她入宫的宴会,我才算是真正看清她的样子。”

亲娘一针见血:“然后,你就在你皇兄灵前惦记上了。”

这话戳中了楚翊,令他耳根微红,不过脸上无波无澜。守灵那一个月,他每天的确会腾出一点点时间,去想跪在他不远处的小丫头。

他不是什么高风亮节的君子,但依然为此感到汗颜。可是,她真的有点可爱。倒也谈不上多喜欢,只是那狼狈的初遇之后,他再没遇见过类似的人。属于她的那一角记忆始终无人覆盖,故而鲜活如初。

“听说,这里有个丫头,是老太太的耳目。”楚翊沉声道,“把她叫过来送茶,我有些话,想说给她听。”

陈太妃扭过头,如村妇喊孩子回家吃饭一般扯嗓子高喊:“翠玲!上茶!”袁太妃揉了揉耳朵,叹息道:“妹妹,整个皇宫都知道你要喝茶了。”

很快,那宫女端了茶点过来。在她近得足以听清他们的谈话时,楚翊开始发牢骚:“公主很厌恶我,在流岩时,我从青楼买了个小丫头带回府里。这下可好,一路上,她对我是冷嘲热讽。我也来气了,每晚都宿在青楼。”

“你啊,光腚拉磨€€€€转着圈丢人。”陈太妃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