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行和秦百宣眼睁睁看着锅中多了一条鱼,个头不小,蹦得老高,接着是第二条第三条,两人脸上得笑一点点垮了下去。
秦百宣骂了沈知行一句:“废物。”
沈知行回了他一句:“彼此彼此。”
然后静默几息后,两人往岸边冲去,“嫂子,你怎么做到的,快教教我。”
“嫂子,这湖里的鱼还多吗,借你的竹竿试试。”
柳天骄上了岸,从身上掏出一把小刀,顺手就开始剖鱼。“又多又笨,州城的人都不爱吃鱼吗?在安泰,就没有几条鱼能活到这么大的,早就被人抓干净了。”
卫文康笑道:“我说你能抓上鱼来,他们还不信,说这湖里的鱼太精灵。”
沈知行:“……有吗?定是卫兄你听错了,我是说我都抓不上鱼来。”
卫文康:“就当是我听错了吧,沈兄和秦兄确实还是差了些。”
秦百宣不满,“说得卫兄好像会抓鱼一样。”
卫文康脸上笑意更深了,“我夫郎这么厉害,我无须会呀。”
江闵同情地看了战败的沈知行和秦百宣一眼,真是笨死了,上赶着听卫哥哥炫耀。
因着围观柳天骄抓鱼,几人迟迟没有去采野菜,为了早点吃上饭,最后还是全员出动。秦百宣就不用说了,他那家境,别说不知道野菜在地里长什么样,就是端上了桌子也是一顿换一个花样,哪里分得清。
沈知行倒是个从小干活的,野菜当饭吃的日子没少过,这回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一边干活一边考校秦百宣,“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末了还要摇着头加一句,“这你都不知道?”
秦百宣初时还能忍着,最后忍无可忍,“又不是科考典籍,我不认识又如何?”
沈知行装模作样道:“不认识问题可就大了,试想你入朝为官后,若是被分到穷乡僻壤,饭都吃不饱,守着野菜却不认识该如何是好?”
秦百宣:“……分到穷乡僻壤我也是朝廷官员,有俸禄,饿不死。”
沈知行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却还是不死心,“万一朝廷俸禄没及时发到呢?别以为不可能,如今户部拖欠银子的例子可不少。”
秦百宣:“我家中还多少有些积蓄。”
沈知行恍然大悟,“你说的好有道理,可我就是比你认得的野菜多。”
秦百宣:“……”在州学时怎么没瞧出来,这人好生无聊。
柳天骄跟秦百宣同感,悄悄问卫文康,“沈秀才平日里行事都这么奔放吗?”
卫文康笑道:“存心逗秦百宣的,估摸着是没见过这样的世家公子。”
“什么样的?”
“外表冷淡,心地赤诚。”
他们这三个里头,说来奇怪,外人瞧起来定是他和沈知行脾性好,秦百宣一看就是高傲冷淡的世家公子,实际上相比于他和沈知行的趋利世故,秦百宣最是良善。
沈知行今日百般招惹,又是把人拖下水,又是各种言语调笑,应当都是故意的,看看秦百宣是不是值得真心结交。毕竟再是趋利避害的人,也是希望有一两位知心好友的,特别是日后要走仕途的人,踽踽独行过于孤寂。
柳天骄不明白其中缘由,卫文康也不愿意与他细说,以自家夫郎的为人,若是知晓沈知行如此会算计,多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但对于沈知行的做法,卫文康其实并没有多少意见,毕竟他俩才是真正的同类。
“骄哥哥,快看,野栗子。”
“还真是,今日运道不错。”柳天骄见前面果真有好几颗野生栗子树,有些果子都已经炸口了,也顾不得和卫文康说闲话了,在边上弄了根长竹竿,就要去打板栗。“都离远些,砸到人头上可不是开玩笑的。”
几人都听话地离得远远的。
柳天骄力气大,几杆子下去果子就落了一地,招呼着众人全部捡起来,装了大半背篓。“要是有蜂蜜就好了,还可以给你们炒板栗吃。”
江闵想起从前哥哥掏蜂蜜被盯了好多包的场景,一个劲摇头,“不了不了,煮来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