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本质,场下两人的比赛,
便是享受网球,和享受竞技,两种流派的一场碰撞。
————
网球届,流传两种流派。
一种是享受网球自身,一种是享受网球竞技。
第一种观点,在青少年和业余网球界更为普遍和受欢迎。
强调的是网球运动本身带来的乐趣和身心满足感,对网球的热爱和更深方面技术的钻研。
第二种观点,是竞技体育的价值观,更受职业网球界,尤其是顶尖水平的球星,以及赞助商、媒体和球迷的青睐。
强调的是,比赛的竞技层面,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求胜欲望。
叶梧科普着,心思却歪到老友越前南次郎身上。
其实这位老朋友的退役,抑或是有这一方面的影响。
享受网球流派的南次郎,越往顶尖比赛,越找不到知己。
顶尖选手大多是享受竞技的价值观。
纯粹的享受网球对手,业余界有很多。可跟得上越前南次郎的节奏,让他全身心享受这种愉悦感,在顶尖赛场的却很少。
他追求跟得上自己的节奏,且纯粹的享受网球对手。
于是干脆退役培养儿子,自己培养对手。
场下,远山金太郎奔袭后场追球。
砰!
手臂的肌肉骤然鼓起,带着压倒性的挥拍。
一刹那间,网球化作一道完美的弧线,仿佛撕扯着时空,要冲破一切束缚。
心绪被场下的紧张氛围吸引,叶梧止住了话头。
在两方再次陷入无止境的拉拍时,才继续开口分析。
两种流派观点各有千秋,各有优劣势。在竞技比赛中也各有侧重,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所以,并不是绝对的享受网球<享受竞技,或是享受网球>享受竞技。
主要的是,心知肚明这种心态,在比赛的某一刻,凭此能拿下关键胜利。
叶梧让后辈们,顺着这个概念,剖析场下的两人。
假设竞技派的司洋求胜欲太过,在双方比分差距过大时,表现紧张不自然,那么把网球当作是一种游戏,更加放松心态的的远山金太郎,有更大概率会拿下比赛。
而在实力相当的抢七局时,注重求胜的功利心,理性冷静的一方,即司洋获胜几率更高。
远山金太郎的弱点很明显。
他遇到同等级实力的人,不容易赢。
一旦陷入抢七,他会因为想继续玩,想继续更对方打的潜意识,会无意间回给对方比较好接的球。
这里不得提及到,
远山金太郎和越前龙马在名声上齐名,两者光芒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