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自从陛下微服认识了何淼之后,特别喜欢用章邯的身份交朋友。

老者自然是再三推辞,最终推辞不过,也的确被这种细腻光滑犹如上等帛书的纸吸引,便让身边的年轻人把自家的钱拿出来。

“既然先生好意,老丈我便不客气了,但是购纸之资,先生一定得要回去。”

年轻人把钱袋拿了出来,将草绳串着的两串铜钱交给蒙毅,蒙毅便把纸递给年轻人,提醒道:“纸虽然可以折,但折起来难免有折痕,不如卷起来,也方便携带。”

这年轻人看起来对任何事都非常沉默,并没有回话,只是微微点头。

蒙毅:“我家主君都叫我阿次,不知你怎么称呼?”

年轻人又点了点头,谦逊又沉默:“张子房。”

蒙毅:“---张子房,君子是老先生的学生吗?”

张子房:“正是。”

老者笑着对嬴政拱拳,“某黄山道,今日多承君让了这份纸出来,听君谈吐不俗,观君之颜也非池中之物,我老丈便自认与君是朋友了。我师徒二人下榻城东外徐氏客舍,君若再有学问上的疑惑,可寻我闲谈一二。”

黄山道?

这是名号吧。

交到一个可能是隐居山林之大贤的嬴政表示很满意,自称“章耳”,“以后有机会,一定前去拜会。”

蒙毅看向站在陛下身后的章邯,其实为了避免被骊山底下的官员叫破身份,陛下很少带章邯一起去山上的。

没想到这一次带,就让他再一次听见陛下给他名字拆出来的另一个名字。

正在这时,却感觉刚才对他很是冷淡的张子房,抬头看了陛下一眼。

很显然,他对陛下,章耳,非常感兴趣。

难道是章耳这个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吗?

客气的相约再聚之后,一个曾经雇佣大力士冒着生命危险去锤击秦始皇车驾的刺客,和一个是秦始皇本人的章耳,似乎都没有察觉到对方的特别,相□□头致意分开了。

蒙毅和章邯都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嬴政的语气听不出喜怒,道:“有个魏国的通缉犯,名张耳。”

这么一说,看过通缉令的蒙毅想起了起来:“那张耳是弓长张,难道张子房与他是同族?那也不可能啊,若是同族,不可能不知道陛下的章耳和那个张耳不同。”

蒙毅说着说着消音了。

因为只有一个可能,那个张子房同样是当年逃出的六国贵族之后。

章邯:“陛下,是否需要派人将他们看管起来?”

嬴政说道:“不必了。”

发布通缉令在刚统一六国的时候是必要的,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只要隐藏起来的这些人不冒出头来兴事,对于老老实实藏起来的,他还真没浪费人力去寻找的必要。

倒是这个黄山道,他对一统后的秦朝态度如何,名下是否有足够多的弟子?

如果可以,这个人也不是不能用的。听他言之有物,对大秦的现状似乎有很多要谏言的地方,说不定就能帮大秦度过眼下的困境。

另一边,黄山道看着手里的纸,抚触之下有光洁感,细捻还有略微的粗糙感,是完美与笔相配之物。

张良说道:“师父,刚才我是莽撞了。”

黄山道也不看他:“知道就好。子房啊,自你我成为师徒,也有两年时间了,能教的东西,为师都已交给了你。为师希望你向前看,不要被故国之仇捆缚一生。”

张良的双拳已悄然握起,声音略微哑了:“师父,国仇家恨,不报放不下。”

黄山道摇摇头,师徒两人走进路边的一家小酒馆,“来一壶上等黍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