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手擀面劲道,油泼辣子醇香,香菇腊肉肥美,杨梅汤酸甜可口。

一顿饭吃的众人十分满足。

午饭过后歇息片刻,一起将竹筒清洗干净放在院子里晾晒,又用剩下的竹子做了许多竹签。

时远归细细询问了江盼所说的那种躺椅,打算这几天先做一把出来看看。

江盼也用竹子做了几个浅底方格种植盘,每个方格里放入腐植土,再把辣椒种子均匀埋到方格里,浇上水,等待发芽。

做完这些,看竹子还剩很多,时远归提议干脆将江盼家前后院的篱笆重新编一下。

这提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说干就干。

等晚上吃完晚饭,再做个收尾,院子也被收拾的整整齐齐。

就等庙会到来。

--

林家村庙会在村子南边离着村尾三里路的地方,那地方有个月老庙,周围有一处天然湖泊。每年七月初七乞巧节开始,七月十二结束,连着六天。

附近村子和镇上的人都会参加,县城里好些人赶远路也会来游览拜赏。

城安县民风开放,男女大防没有那么严。只要不无媒苟合,年轻男女成亲前都会见上几面。

像乞巧节这样的庙会,已订亲的人家会相约出门游玩;未婚的少男少女们也会出门相看,以期在拜了月老庙后能寻得如意之人。

只因月老庙实在灵验,据说在月老庙前许愿的少男少女们,都能姻缘顺遂,白头偕老。

再加上月老庙四周湖泊环绕,这时节正是赏荷花的季节,所以那几天都客如云集。

人多了,就方便了像江盼这样的小摊小贩。

周围都是山水风景,有个茶饮小吃的,想想都会很受欢迎。

江盼打算做两样东西卖。

酸梅汤和冷串。

竹筒和竹签都是前几天准备好的。

七月初六这天,江盼开始准备其他明天要用的东西。

冷串,准备了素菜和荤菜两大类。

荤菜有早上找村里人收的两只鸡,这几天抓的河虾,时远归送的腊肉,找张屠户买的猪下水。

猪下水用草木灰清洗几遍,再用姜蒜料酒焯水去腥,放着备用,等今晚半夜起来一起炖。

现在天热,熟食不能放太久。

素菜有买的豆腐,这几天上山挖的菌子和鞭笋,春天晒的干木耳和干香菇,以及时远归菜园子里的各类蔬菜。

江盼本打算花钱买,结果时远归死活不要,还说:“这些菜你不用我也不吃完,再说我看你家菜园子前段时间种的东西都发芽了,等吃完我的再吃你的。”

他都这样说了,江盼也就作罢。

素菜都洗干净,江盼让林进宝三人串在竹签上:豆腐切成大拇指粗长,一根签字串两块,菌子菇类撕成粗条,一根签字串三块,木耳一签四片;根茎类蔬菜有萝卜,莴笋,番薯等都切成薄圆片,一签串两片。其他叶子菜按都按量串起。

江盼打算荤菜一签卖五文,素菜菌子笋类和木耳一签二文,其余蔬菜一签一文。

林进宝三人直呼江盼是奸商。

江盼觉得,还好吧,毕竟这些都要用鸡汤烫煮,最主要的料汁成本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