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无人监视 苏城哑人 3096 字 1个月前

他接着之前的话茬儿道:“另外,魔盒不可能只施加了书籍这一个影响。这边出现意外,它一定会有其它措施。”

“只是意外并没有出现,《最后一个人类》早早就来到了我的手中,其余措施没能派上用场。”

“到此,两个矛盾点全部思考清楚后,我就基本确定了魔盒即为《最后一个人类》的作者。”

“确定好这件事,才能继续讲接下来的故事。也就是《最后一个人类》应当被质疑的结尾。”

黎渐川看向书页:“魔盒创作的结尾,称年过七十的贝塔带着实验模型踏上了旅途,于一处又一处神秘地区,寻找可能存在的未知能量聚集点,或者说,喷发点。”

“但最终,贝塔一无所获,他死在了九十九岁那一年,实验模型也未完成,就此荒废。可阿尔法星却迎来了它战后复苏的生机。”

“这明显与前面两段的推测不符。”

“事实证明,结尾也确实存在谬误。因为在通关梦境阶梯后,我向提线木偶黑泽索要的奖励,就是《最后一个人类》真正的结尾。”

“至于我为什么会想到向他索要这份奖励,一是因为假如他不能给,他自然会说明,让我换一份,能给便给了,正合我意,二是因为,我当时对他有一些怀疑,怀疑他可能与魔盒或贝塔有关。”

第405章 三六九等

“这怀疑并非来得莫名其妙。”

黎渐川道:“梦境阶梯本身就显示出了一些特殊性,独立、排他,连四位主人中力量极强的潘多拉都无法轻易染指,只能勉强渗进去一些没有太大作用的触角。而梦境阶梯内木偶屋所处的奇异维度,所谓的主干支流,以及对玩家施加的影响,也都绝对超出了这个副本的基础规则设定。”

“最关键的是,提线木偶黑泽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对魔盒游戏、对现实世界、对法则和一些观念的了解与看法,不是魔盒游戏非玩家角色所能拥有的。”

“总之,多重原因,让我产生了这个怀疑,并就这个怀疑,进行了这次试探。试探的结果,我已经提到了,提线木偶给出了我想要的奖励,《最后一个人类》真正的结尾。”

“结合‘病城’的核心梦境奖励,与其余一些细节,我排除了贝塔,推断提线木偶黑泽应当与魔盒有关,极可能受魔盒操控,或本身就是魔盒的一缕意识。”

“这也可以作为一点依据,来佐证《最后一个人类》的作者是为魔盒。”

没有谁质疑黎渐川的这部分解释。

大部分玩家只是露出了明显的思索之色。

“至于真正的结尾,提线木偶给出的答案很简单,‘贝塔耗费一生完成的那个实验模型,最终成功投入了使用。它不再仅仅只是一个模型。’”

“也就是说,贝塔在最后的旅途中,找到了足够的未知能量,令实验模型彻底完成。”

“由之后的魔盒残缺记忆影像可知,这种未知能量,就是阿尔法星蕴含的超维能量。”

“贝塔是怎样找到超维能量的,我推测,就如《最后一个人类》结尾写的一样,去往各大神秘之处探秘,只是《最后一个人类》称他失败了,但事实是,他成功了。”

“他找到了超维能量,完成了实验模型,大约还得到了其它一些东西,比如知识,比如能力。他也没有选择死亡,而是居住在一栋深山古屋内,与蛇蚁虫鼠为伴。”

“这里其实有一段明显的空缺,那就是贝塔完成实验模型后到他在魔盒残缺记忆影像里,同魔盒告别前,他与实验模型,也就是魔盒,都经历过什么,我无法得知。”

“但我想,除了魔盒与贝塔本人,大概也没有谁能确切知晓这些。”

黎渐川按捺着些许遗憾,淡声道。

世界从来都是复杂无比的。

越是与真正的世界高度相似的高端局,越是不存在完美无瑕的解谜。

而解谜成功与否,也从来都不是看解谜是否完美。

对谜底,魔盒游戏有正确率与完整率的判定规则。

这个判定规则大部分时候是隐形的,但当高端局多人同时解谜时,它便会浮现出来。它主要针对的也是副本世界的主线,而非无数动态的、极可能被大规模影响变动的支线。

黎渐川也是从上一局游戏才开始领悟到这个道理的。

玩家在某些副本世界,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个体。被剧情或规则推着向前,走到最后,解开埋藏在这个副本世界的最深的谜题,这就是玩家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