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两个人说了一会子话,崔子期用肩膀撞了撞郑山辞,“你也要去赈灾了?”

郑山辞点点头说自己去颍州。

郑山辞到了户部也没为难项郎中,他先把一些事说给项郎中跟玉风听,“我如今去赈灾了,这里的事还要交到你们手里。”

“郑大人放心吧。”

郑山辞听说工部尚书打算用水泥来稳固房屋,他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去了一趟工部寻杜岳,同时把钢筋水泥这个概念告诉给了杜岳。

杜岳:“你是说用铁来造房子?”

盐铁是朝廷专营,他们手里有铁,郑山辞这日就耗在工部好好的跟杜岳说了说钢筋水泥。

“钢筋的主要成为是铁,但铁容易生锈,而且材质太过柔软,不适合用在建造房屋。我们可以炼钢,一般情况下是用高炉把铁还原成铁水,同时要加入石灰石去除杂质,控制高炉的热量就可以得到含碳较高的生铁,这样的生铁可以称为钢。”

杜岳听了这话带着郑山辞一块去工部的高炉房。

他们先做了实验,把钢铁做出来了。杜岳听着郑山辞说话时不时点头。

“你说得很有道理,但现在我们的时间来不及,这些钢铁只能先用于皇宫,余下的民宅我会用上水泥,但以后没准民宅也能用上钢筋水泥。”杜岳直白的说。

郑山辞笑了,“这样也好。”

郑山辞回到家中,虞澜意听他说了要去赈灾。

“去吧,这次还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虞澜意想到京城里那些哭嚎的人,心里也起了怜悯之情。郑山辞能去救一个人就去救他们吧,生命是最可贵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亲人跟喜欢的人,一旦生命失去后,就无力回天。

虞澜意轻轻的说,“我跟平安会在京城等你回来的,希望你平平安安的回来。”

郑山辞闻言抱住了虞澜意,他的老婆越来越会体贴人了,也知道民生疾苦了。郑山辞心里软得厉害,亲了亲虞澜意漂亮的眉眼。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漂亮得像是一个小少爷,但郑山辞知道虞澜意已经变了,他是一个有善心的小少爷。

“我去给你收拾包袱。”

虞澜意推开郑山辞,给他收拾了六个大包袱。

虞澜意还是舍不得郑山辞,京城出了这事他要留在这里照顾爹跟阿爹,还有小平安在,不然他是能做出跟着郑山辞一块去赈灾的。

“我会平安回来的。”然后给你争一个诰命。

晚上郑山辞摸了摸小平安的头,翌日一早趁着天还没亮,他就起身穿上官袍,拿着包袱。手里差点拿不下了。要不是这些年他一直在锻炼,这般也没这么大的力气,这手上的包袱有三个小平安那么重。

郑山辞临走前亲了亲虞澜意的额头,他带着旺福离开了府邸。

“大人,这是包子跟豆浆,您先吃点垫垫肚子。”

郑山辞应了一声,低头先把肚子填饱。

这次没甚随行的官员,只有他一个人,还带了许多小吏去押送粮食跟水泥。

马车缓缓在路上走,很快就出了京城,郑山辞又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半月后,郑山辞到了颍州。

颍州太守接待了他。

“郑大人您可算来了,颍州的情况很糟糕,当地修屋子的人不尽心,颍州有三分之二的屋子都塌了,我给朝廷写折子的时候是发生了一次地龙翻身,过了三五日后,我们以为已经没有地龙翻身了,结果在晚上的时候又发生了一次,本来第一次就死了许多人,这第二次又是在晚上,死得人就更多了。”

郑山辞闻言默然不语。

颍州太守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他谈起这件事有几分感伤。

郑山辞去看了在帐篷里的百姓,百姓们大都都失去了亲人,他们整日都是麻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