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棚子都有些勉强,因为急着去采购,这只是一个四张草席围成的小小空间,没有顶的那种,草席的边缘被简单缝合,虽然还是有丝丝缕缕的风从缝隙处溜进来,但这么点攻击力也伤不到徐墨阳这个脆皮。
徐墨阳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陪着大圣,为了满足大圣在自家郎君不在的时候看风景的需求,席子的顶端还都被打了孔,用粗麻绳串了起来,在席子围成的顶端中间打了大结。
只要徐墨阳一走,几个女郎就会利用大结上系着的麻绳,借用杠杆原把席子全都往上拉,然后把绳索固定,这个不伦不类的草棚就这么在空中飘飘荡荡,大圣知道徐黛玉是个脆皮没放在心上,但徐墨阳自己看着总觉得怪怪的。
像个在猎物上方,随时会被放下来抓大猴子的笼子。
虽然这个大猴一根手指可以撕掉一万个这种笼子。
不管怎么样,这个挡风棚终究还是被保存了下来,在徐墨阳给猴梳毛,陪猴说话,跟猴玩拼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边徐墨阳暂时睡着车床,每天一起来就兴冲冲的去找美猴王,惹得星星都有些吃醋,那边的两位娘子已经带着一大串女郎,开启了壕无人性的买买买行动。
因为前些天才在城中进行了一波采购,按照这边的物流速度也没那么快补满,两位娘子也就没再往那个城市走,而是把目光集中在了乡镇中。
这个时代是没有卫星城的说法的,只有城,村,镇的区别,顶多就是大城小城之类的规模划定,但本质不变,村供养镇,镇供养城,越是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地,物价就越是上升,商业和第三产业也就越发达。
但需要注意的是,越是相对狭小的地方,人们可能会因为交流的匮乏和知识的缺失,有着许多令人憎恶的陋习,甚至做出许多令人发指的恶行。
徐家的车队中的大部分女郎从小便生活在长安,再不济也是在长安的附近的乡村中长大,或许她们过的并不算好,却也没多少见过那种在偏远地带的,最原始的/裸恶意。
但喻娘子不一样。
她是被人牙子卖进高门大户的,但在这之前,她出生的地方正是这种村落,甚至因为各种原因,她的村子更偏远,更……恶毒。
不过喻娘子知道怎么应对这一切。
她现在已经不是那个瘦骨伶仃的小女孩。
徐家的车队顺着出来的路走,在第一个村子停了下来,所有人穿着整齐的制服,腰上的匕首也不入鞘,已经正式成为红缨枪的杆子紧紧抓握在手中,枪尖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她们不进村,只是将里正叫了出来,把所有需要的东西一样样念出来,村里能提供多少,车队便收多少。
跟之前一样,里正负责总品类的代收和质量分辨,从运输到收货全由村庄一手包办,五个女郎人手一个秤一字排开,负责称量送过来的物品重量,一百斤的差距只要在三斤以内,就能送上车结账。
因为之前才在城里大采购过一波,现在喻娘子手上有些吃紧,但徐墨阳这边却是不缺钱的,在喻娘子跟自家郎君说明情况以后,徐墨阳爽快的支援了一番,让喻娘子又有了买买买的底气。
村里对这种全新的业务流程不太熟悉,效率变得很低,一天下来才走了两个村子,到第三个村子的时候已经天黑了,喻娘子等人决定在这里暂时休息,顺便让第二个村子的里正跟这边的里正进行沟通,争取明天一早直接装车走人。
是的,她们从第二个村子带走的不仅是各种货物,还有一个毛遂自荐的小老头。
这个里正是个心眼多的,花了些时间解了他的工作内容以后,就敏锐的察觉了女郎们对这种重复性解说的厌恶,在一番试探过后,成功上岗辅助解说员角色,任务就是把车队这边的要求跟其他村子的里正说清楚。
小老头的女儿嫁了黄家村里正的二儿子,所以两家还是挺熟悉的,有这个小老头担保,徐家庞大的车队也顺利入住黄家村,出于安全考虑,女郎们也没有化整为零,而是找了几个相邻的院子窝在一起。
“那黄仙还在你们村?”
在这边,村长跟里正是同一个职位的两种称呼,只是大家习惯了叫里正,少有叫村长的。
“是啊。”
黄家村里正看了眼小老头,脸都皱成了一团,这两年是风调雨顺的接连丰收,本来日子应该能好过些,但那黄鼠狼的胃口越发大,于是村里总是瞧不到光亮。
可怜他的小孙女啊,都七岁了却连个鸡蛋都没吃过,日后若是长得又瘦又矮,可怎么嫁人啊。
“也苦了你们啊。”
小老头叹了口气,他的女儿也是倒霉,千挑万选了门当户对的好人家,嫁过来一年就碰上黄家村闹黄仙,这日子虽然算不上在苦水里泡着,也好不到哪里去。
“唉。”
里正也叹了口气,没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缠,能怎么办呢,他们都是一群小老百姓,就算咬咬牙全村搬迁,谁知道那黄仙会不会跟来?
况且他们也承受不了搬走的风险,安土重迁从来不是一个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