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月告退后, 院中只余他们二人,静得能听见火炉中的炭在燃烧中发出的细微崩裂声。
方屿的腿抵在姜天成的膝头,捉住他的手放在掌心暖着, 慢慢地跟他说了姜夫人把他叫走的事。
姜天成听完后, 并没有对姜夫人的行径表示惊讶,反而有些奇怪地看向方屿:“可是, 你为何会觉得她这事办得有问题?”
按理说, 没有人会觉得姜夫人那些话有什么不妥。
她一贯性情温和,是姜家出了名的贤妻慈母, 出于对孩子的溺爱,试图通过打赏下人来帮助孩子获得援手排忧解难,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甚至因为姜天成并不是她的亲生子, 她这样做在外人眼中, 可谓当得起一句心胸开阔,宽仁善良。
别说外人,就连姜天成的亲爹也是这样觉得的。
方屿不想将那嬷嬷的事告诉姜天成,惹他不开心,便只说:“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少爷又不是需要日日躺在床上的病秧子, 学这些是好事, 她说担心少爷身体便不要学, 站不住脚。再者说, 若是真的关心少爷, 平日里就该来多过问多叮咛,有话也当对少爷说, 可我从来没见过她。”
“……而且少爷不喜欢她。”方屿最后总结道, “少爷不喜欢的人, 想来是有些问题的。”
姜天成脸上神色原本淡淡的,听到这句话忍不住笑出声,拿自己的膝盖碰了碰方屿的膝盖:“油嘴滑舌,尽会哄我。”
方屿正色道:“是真的。少爷不喜欢她,那我也不喜欢她。”
是哄人的语气,但并不是哄人的话。
他永远都和姜天成站在同一边。
姜天成不知道信了几分,但看上去心情的确好了不少,玩笑道:“可惜了,方屿哥若早点告诉我,我一定叫你把她的银子都收下,咱拿去当作买卖的本钱,气死她。”
“哥才不缺那点钱,”方屿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拿了钱还得应付她,岂不是耽误我陪少爷的时间?”
姜天成咯咯地笑了一阵,笑到最后脸色却渐渐沉了下来。
“……以前不是这样的,”他喃喃道,“她以前不是这样的。”
方屿握着姜天成的手,指节来回轻轻抚弄他的手背,安慰道:“少爷,不想说就不说,不理她便罢。”
姜天成摇摇头:“我想说,在长阳的时候,我就打算回来要告诉你的,是和我娘亲有关的事。”
“我曾经有两个亲娘。”
现如今的姜夫人是尹家的独女尹慧雯,与姜老爷青梅竹马,自幼在一个街坊中长大,也是姜老爷明媒正娶的正房夫人。
二人感情深厚,婚后一直如胶似漆蜜里调油,姜老爷原本从未想过要像别的富户一样,再娶什么小妾的。
然而好景不长,直到两人婚后三年,尹慧雯也一直未能怀有身孕。
虽姜老爷从未提过要为此休了她或是纳妾入府,但出于愧疚和压力,尹慧雯主动联系了姜老爷的姐姐——也就是嫁到长阳郡的赵夫人,请她帮忙替老爷挑选一名心地善良又贤良淑德的良家女子,嫁进姜府,代她完成替姜家传宗接代的任务。
“我娘那时候已经回到家中,尚未婚嫁,”姜天成轻声道,“姑母知晓她自年少伺候在自己身边时,就一直默默仰慕我爹却不得宣之于口,便去问她可愿意为妾……我娘很开心地答应了。”
于是曾在姜家给赵夫人做贴身丫鬟的姑娘阮萧萧,便成了姜老爷的二姨太。
姜家这位二姨太生了一张娇艳非常的脸,却与正房夫人一样,是个极温婉的性子,故而两人共侍一夫的时日里,从未发生过争风吃醋的事,相处得如同亲姐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