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弱国无外交

84

【想必大家最在乎武则天末年国家下一个皇帝就是是谁?那就不得不讲一下‘六味帝黄丸’的两位难兄难弟,这两位被废之后再武则天末年终于迎来了第二春。】

【公元698年,武承嗣、武三思两位武则天侄子都想谋求太子之位,武则天犹豫不决,还是宰相狄仁杰劝说:立儿子为太子能在太庙中被祭拜、从未有过侄子会祭拜姑姑的。在狄仁杰这样的劝说之下,武则天召回李显[1]。大家这个时候也都看出来了,还是李唐是民心所向,只能说李世民真的太成功了,但凡他做的没有那么好,都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希望复辟李唐。】

【经过各种权衡,武则天决定立李显为太子,在解决了继承人的问题后,武则天开始耽于享乐,大修宫殿、佛寺,对朝政的控制力下降,也就是这种情况下,发生了神龙政变。】

【由于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与张易之插手朝政,朝堂政局异常复杂,为了成功复辟李唐,李显、张柬之等人发动兵变,诬告张昌宗两人谋反,杀之;并逼武则天退位。公元705年,李显正式复位,复国号为唐[2]。】

嬴政有些感慨,一代女皇以这样的姿态退出政治舞台,真让人唏嘘。

刘彻甚至还有点遗憾,“武则天没有女儿吗?”

立个皇太女让人看看啊。

文武百官抽着嘴角,他们陛下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李世民听到复辟唐朝却没有很欣喜,他还记得之前天幕讲过李显说的话:‘将天下都给韦玄贞又如何?’能说出这样的话,他真的信不了一点李显,怕是之后又要出乱子,再者还有武氏宗族,他都能想象到那个时候朝堂有多乱,更能想象到各个地方的百姓有多苦。

能不能管管百姓啊?!

真是快要被气死了。这般想着李世民的目光又落到李治的身上,他打不到李显,还打不了李显他爹吗?

天幕说完神龙政变,武则天抬头的瞬间,下方已经跪满了人,所有人都匍匐在地,包括刚刚还端坐的李显。

李显真的没想到自己竟然还能有第二次当皇帝的机会,像是做梦一样。

武则天勾唇,眼神却相当冰冷,目光直射跪在地上的李显,她倒是没想到这个儿子也会如此大胆,胆子大到敢逼宫于她,真是好得很。

她扫了一眼,语气听起来没有什么变化,“起来吧。”

她倒要看看之后李旦是怎么复位的。

朱元璋思考,莫不是老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之前天幕讲的好几个皇帝都是如此。

康熙也顿时有几分茫然,自己老了之后呢?也会被儿子逼着退位让贤?

不能到那种地步吧,康熙想到自己继承皇位时的样子,应该不会。

【之前讲过李显被废的原因吧,过度宠爱韦氏一族,也不知道是不是太痴情,复位之后,立即封韦氏韦皇后,不顾大臣劝阻,立其父亲为王,却不信任和他一起发动政变的功臣。】

【可惜的是这般痴情的他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只得到了妻子和女儿的背叛,被妻子和女儿联合下毒身亡,之后韦皇后立幼子李重茂为帝,想要重演武则天的故事,只可惜武则天只有一个,公元710年,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等人发动唐隆政变,成功后李旦复位。】

【在这里不得不讲一下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李显复位之后,一个拜为昭容,一个积极参与朝政,但两人的政治立场却不一样。上官婉儿一直劝说韦皇后像武则天一样,而太平公主却不同,她虽然是武家的儿媳,但是却一直拥护的是李家。公元710年,太平公主势力日盛,上官婉儿又依附她,之后又一起草拟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想要平衡各方势力,然而韦后党羽改立李旦为太子太师、意图架空李旦[3]。唐隆政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唐隆政变之后,上官婉儿被李隆基杀死,太平公主很是伤心,派人为其吊唁,之后太平公主请求将上官婉儿的诗作编集文集,好像磕到了什么,她超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