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青竹 寓风 2262 字 1个月前

沈青越摇摇头,“瀚海书院是瀚海书院,青竹书院是青竹书院,我们书院的教书目标和重点就是开蒙,其他的顺其自然慢慢来。”

要不是赵先生突然暴露了,他们还是慢悠悠发展的村办私塾呢。

再说了,赵先生都多大岁数了,拼命逮着一个该退休的老头薅也不是那回事啊,又让人家教书,又借人家名号的,这样也不持久。

万一哪天赵先生病了、伤了,或者就是烦了不想教了,他们倒闭吗?

名号可以借,但那绝对不能是重点。

他们得有自己的方向,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才行。

张叔阳:“你们俩这是图什么?”

沈青越:“图好玩啊。”

还能图什么?

图名图利图赚钱吗?

他从前连这时代皇帝用不上吃不上的东西都玩腻吃腻了。

倒也不是超凡脱俗了,只是他现在比较渴望的都实现不了,比如牵条电线弄个网,让他每天玩一小时游戏,现在他连青少年模式都玩不上啊。

这种世俗的欲望实现不了,其他世俗的欲望他又超额实现了,他和姜竹对吃喝又没太大的奢望,何况现在村里发展越来越好,他们可吃可用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要是哪天他们村也能发展成小镇的规模就更好了。

他觉得挺幸福的。

姜竹也挺乐在其中的。

他现在的目标就只有趁着有限的生命随心所欲多画几个小故事,和姜竹一起把书院和孤儿院建起来,平安度过每一个冬天,尽可能地长命百岁。

胡扯了一番,拉上张叔阳帮他们俩拧帷幔,三人一起把洗好的帷幔搭上晾衣绳,姜竹沏茶,三人一起挪到客厅喝茶聊天。

《幼学童蒙》已经印出来四千多册了,张叔阳打算印完就先带七千册走,沿江边走边往各大书铺卖。

先紧着他卖茶的地方来。

最后年前回海康卖。

沈青越又好奇地跟张叔阳打听了一阵子海康的书院都是怎么上课怎么经营的,最后还是让他帮忙找找,“万一有那种在原本的书院受排挤的,或者喜欢喝茶,喜欢我们镇南郡风景的先生呢?钱我就先不给你了,先从《幼学童蒙》里扣吧,回头结账时候我们再算。”

他还叮嘱:“记得砍价,越便宜越好,当然如果先生特别优秀,我们书院暂时可以承受一百两以下最优秀的先生,再多……过几年再说吧。”

一百两一个月,他们就是专门开了科考班,向县城来的孩子收束€€,按照他们宝峰县的物价,都不见得足够支付工钱。

张叔阳笑得幸灾乐祸,“行,等我回海康一定给你打听。”

另外,他还很关心沈青越的全本《长腿鸟》封面设计得如何了。

沈青越去给他拿样书。

他想要成年的鹤。

池远舟想要幼年的鹤。

沈青越自己想要简单的封面。

这一版,他兼顾了。

他给张叔阳和池远舟设计了一款腰封。

封面只有简单的三个字,匹配他的要求,字是他找赵先生给写的古体,他又在赵先生字基础上做了设计,设计完更轻盈清晰,更适合印刷,印出来会显得很干净。

腰封中脊部分也是这三个字,以中脊断开,两侧一边是优雅漫步的鹤,一边是萌动可爱的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