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青竹 寓风 2265 字 1个月前

“好。”他们山里的野梨皮厚好存,还甜,现在削了皮好吃,冬天炖了也好吃,就是他不怎么爱吃炖梨。

要是多了,还能晒成梨干儿。

梨子沉,姜竹叫上了姜家俊,叔侄俩跑了两趟,才把树上的梨摘完。

沈青越好奇地蹲在旁边儿看他削梨:“全摘了?”

“给鸟剩了点儿。”姜竹将被鸟啄的部分削掉扔到盆儿里,一会儿背远点儿扔掉,山里的小动物闻见甜味儿还能啃两口。

“今年的梨甜。”

“为什么?”

姜竹有点儿郁闷道:“被咬坏得多。”

咬坏就不能放了。

只能做成梨干儿、泡梨子酒或者熬成梨膏。

不过他不会熬梨膏,也不会弄成酒。

他们俩坐在溪边把削好的梨洗干净,一人吃了好几个,吃不完的煮了切片晒梨干。

没破皮的梨则一半自己吃,一半运到县城姜竹舅舅家,用梨换两坛子酒回来。

韶宗固要多给,姜竹没要。

今年给的是大坛子,他平时不怎么喝酒,沈青越不怎么能喝酒,就这两坛够他们俩喝一冬天了。

早上起床、晚上睡前开始觉得有点儿凉的时候,沈青越意识到秋天好像要来了。

他仿佛过了个假夏天。

一夏天都是盖着被子睡的。

就中午那一阵儿又热又晒,往屋里一躲,山风一吹,又是空调都比不了的自然凉爽,喝杯热茶出一点儿薄汗,再吹一点儿山风,是整个夏天最爽的感觉。

然后就结束了。

他懵逼得都有点儿恍惚。

山上的夏天,不是他熟悉的夏天。

但一入秋,村里村外,镇上、县城,男女老少都忙起来,忙秋收,忙秋茶,但凡有空的,还要进山捡蘑菇、摘野果,上午上完课的小孩们都又背筐的背筐,提篮子的提篮子,开始上山找山货了。

家业他们弄过来一小筐还没剥皮的核桃,沈青越以为是青梨呢,被一群小孩儿疯狂嘲笑。

这几天姜竹也忙。

他二伯捎信儿回来叫他送点儿竹筐过去,还有竹壳。

不知怎么就流行上用竹壳包茶了,有茶商问他们园子要那种包好的。

因为要得急,二十张一文钱收,他赶紧托人送信儿回来。

他们村年纪大的、年纪小的,干不了重活儿的,都跑进竹林里开始扒竹壳。

又是快要交税的时节了,姜竹今年赚了不少钱,还欠着大伙儿开荒的工钱,干脆说竹壳就不用交那四分之三了。

好不容易遇到了谁都能赚点儿钱的活儿,也不知道往后还有没有这种事儿,大家都开心点儿算了。

反正他也没空收没空数,还得带着姜松一起编篓子。

采茶的篓子要轻,篾条得到位,破不成八层就沉了,破篾是姜竹来的,但编姜松已经能轻松上手,且编得有模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