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晓晓也说了,总编这几年不停地相亲,前几年有一次,误把发给相亲对象的短信发给了晓晓。短信内容寥寥数语,规范的标点符号彰显着出版行业高管的专业素养:“今晚后来看你情绪不高,是游泳累了,还是哪不舒服?还想请你来我家尝尝那瓶酒。”典型的选择疑问句,只在最后使用一个问号。发送时间是晚上9:30。
信息量有点大,前女友听到此处,面无表情地眨了眨眼。
晓晓又说:“总编自己住。听说他现在住的房子,就是为结婚准备的。家具家电都是前女友按照自己的喜好选的……”
再观察对方的表情,又笃定地说:“后来又有一个,都谈婚论嫁了,女方嫌膈应,把新房的床和窗帘全换了新的,后来没结成,总编还跟人说,害他又换一套卧室软装,下次处对象得先谈好,家里的东西不能再换了,花钱事小,折腾太麻烦。”
晓晓叙事的本领,可不是在杂志社练就的,她是天生一副好口舌。
她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总编对稿件、对员工的要求都极尽严苛。按说改稿的主力应该是编辑部主任,可我们单位,永远是过编辑部主任容易,过总编难。总编改过的稿子,上面的’红’真是多到让看的人喘不过气来。对稿件的偏执是他的优点,可这种偏执转移到人的身上,就呵呵了。”
前女友问她对人如何偏执,她就说:“我们入社这两年,他的要求很简单:周末要加班。他的理论是:年纪轻轻,又没有男朋友,不加班周末做什么?我们几个新员工要被折磨毁了。”
最后,晓晓又补一刀:“刚来时,我们几个新来的还暗暗关注过他,很多外在条件真的都很吸引人,但是现在,私底下一交流,都说嫁人要睁大眼睛,万一嫁个总编这样的……”
如此一来,总编与前女友白月光未能再续前缘。
只怕这位总编到死都想不到,自己的感情命运是被什么人给“四两拨千斤”了。
古人有云,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客官只道此理,却不知撮合错误的一对,贻害二人后半生囿于围城,困苦挣扎、私相杀伐、吃冰拉冰,陷人于极境之孤独,才是比拆庙还不道德之行为。
如果说,晓晓说的这第一件事,李清一还能当作明清世情小说,听来感慨一番,她听到第二件,就有些不认同。
但是李清一这种温吞人,她对自己的立场若无十二分的确定,就不会提出反对意见。加上李清一对晓晓,始终怀着未言明的崇拜,年轻女孩的友情里,崇拜就是要言听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