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页

【嘶,我已经头皮发麻了】

【那是不是可以期待一下,以后可以多一个跳跃前后的难度对比?】

孙娅然不知道大家的讨论,她只是抬头望了望kc区坐着跟教练聊天的女孩。

浅金色的板墙装饰,kc区被繁花填充,丛澜坐在里面就像是被花朵环绕。

她正在跟教练说着什么,脸上的笑很畅快。

搭档轻拍了一下孙娅然,提醒转播画面切了。

·

跳跃是直观的,但并不是唯一的。三个跳跃的慢放结束之后,《第一乐章》的路线图出现。

短节目因为时长和技术动作的限制,选手们的路线并不算太复杂,不会跟自由滑似的,线条复杂得跟一团乱掉的毛线一样。

线路可以透露出很多内容,比如谁习惯在场边跳跃,谁的三个跳跃分布左中右相对均匀,谁有偏向右侧冰面的习惯……速度、跳跃进入轨迹、冰面覆盖,都可以在这张图里简单得知。

七个技术动作的标注点,均匀的线条分布,除了左上到右下的斜对角滑行路线偏直线以外,其他的都是大大小小的曲线,也就是丛澜的步法。

孙娅然:“但只依靠路线图是不充分的,我们都知道花样滑冰有基础的压步,也有双足步法大一字、弓步拖刀、鲍步,还有单足步法转体步法等等。从这张图上就没办法分辨了,因为没有标注出来。它只是一个附带的参考,只能从中得到一小部分的信息。”

有的选手喜欢在围栏边缘处安排跳跃,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这里很好,而是他们需要有滑行待机的距离和时间——也就是长时间的压步调整。

这样一来,可选择的跳跃位置基本就都在围栏跟前了。

孙娅然细心地与搭档一起解说:“丛澜的三个跳跃在场地里分布很均匀,左右中间都有,而且偏向场地内部,这说明她对跳跃的控制是很强的,不需要为了进入轨迹而顾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