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页

丛澜很喜欢这两首歌,那时候她还在准备高考,确定曲子之后找了编曲师,在考完了以后收到了成品。

出来的成果很不错,联系到的花滑编舞师也表示了喜欢。

其实这两首曲目的歌词特别诗意洒脱,全部放进曲目里也不违和,不过最后她还是做了取舍。

因为,如果自由滑全程都带有歌词的话,丛澜觉得太满了,没有给观众们留下去思考和体会的时间。

留白是很重要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众不该从头至尾都被歌词给框住。

丛澜保留了几句,在最初以及中间偏后的位置。

“我沉睡在玫瑰之上,它们为我画十字祈祷。”

“在夜里,在雨中,在笑声里,在最糟糕的我的生活里。”[1]

“在我走过的地方,我是我的梦想的国王和自由的支配者,敢于对那个奋起反抗的狂人,给予恩惠。”[2]

整个曲子的风格华丽且燃还摇滚,与她以往的所有曲目差别甚大。

也可以说,是她的一个新尝试。

于谨挺喜欢她这一次的选曲,本身,丛澜的跳跃就是以力量感出名——要做到高飘远和轻盈是很难的,没有力量是做不到的,用不好力量也没办法有丛澜现在的跳跃美感——配合这样的音乐,能更好的展现她的独特和强大。

有一点于谨没告诉丛澜,他总觉着孩子选这两首歌,有点意有所指。

像是在对某些阴沟里的老鼠们说,别逼逼了,烦得要死。

毕竟,丛澜给她的自由滑取名《我即是我》。

于谨:丛澜这么一冲浪选手,我不信她没看外网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