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予青丝 章小引 995 字 1个月前

韓聿臨行前安撫似的輕拍瞭一下武貞錦的手背,眼中蘊含萬千情緒:“去吧,別怕。”

武貞錦隨著小太監的腳步進瞭流華宮正殿,殿內奢華無比、奇珍遍佈,整座宮殿的地上都鋪著厚實的紅色地毯,她被直接引入瞭內殿,宮中的教習嬤嬤曾教過她進宮覲見的禮儀,她時刻垂首,不敢四處亂看,以免犯瞭天傢忌諱。

武貞錦望見腳踏上墜著東珠、繡著福壽紋樣的精致繡鞋,以及站在近側侍候的婢女的衣擺,便知此時已站在皇貴妃娘娘面前,她從容跪拜,高聲請安:“民女武氏貞錦,見過皇貴妃娘娘,望娘娘福壽綿長、貴體安康。”

武貞錦等瞭許久,也不見榻上人出聲讓她起身,她隻得繼續艱難維持行禮的動作。皇貴妃娘娘似乎鐵瞭心要給她下馬威,生生讓她行瞭一炷香的禮。

武貞錦早有準備,沒有半分慌亂,畢竟自剛才那小太監找借口讓韓聿到佛堂抄經起,她便料到這次請安定有風波。她的這位未來婆婆,根本不喜歡她的二兒子,自然連帶著她這個未來兒媳,也要跟著遭罪。

但是武貞錦願意為韓聿隱忍,因為他曾數次向她提起他的母妃,每每提起都面帶向往。縱使不知他為何不受母妃寵愛,可是他也曾為他母妃深入寒山寺求藥,為見叔父一面在雪地裡苦守五日,日日在佛前為他母妃禱祝。

雖然她覺得這位皇貴妃娘娘擔不起韓聿的愛,可他一片赤誠、仁孝之心,她不忍傷。

武貞錦終是聽到皇貴妃那裝腔作勢的聲音:“哎呦,武姑娘怎麼還在行禮?糊塗東西們,本宮病糊塗瞭,你們也糊塗瞭?”

聽見主子發話,宮中女婢們這才紛紛上前去攙扶早已雙腿僵硬的武貞錦,武貞錦自是要陪皇貴妃娘娘演下去:“娘娘鳳體康健要緊,若娘娘還未休憩好,民女可先到殿外等候。”

皇貴妃見武貞錦還算老實,沒有忤逆她分毫,這才肯施舍武貞錦幾分好臉色,她的聲音有些奇怪,似是傷瞭嗓子,說話略微有些低啞粗獷:“多懂規矩的姑娘啊,不似尋常養在商賈之傢的女子,倒活脫脫像是生在官宦人傢的小姐。”

身旁的嬤嬤跟著附和:“是啊,聽教養嬤嬤回稟,武小姐雖自小養在蜀地,卻勤奮好學、又溫柔懂禮,是上佳女子。”

皇貴妃話中綿裡藏針、明褒暗貶。她父親雖早亡,可終是正五品官宦出身,她雖自小養在外祖傢,卻也不是粗俗的鄉野丫頭。她雖不以出身論長短,可是皇貴妃這番言辭,確實是在借機侮辱她和她的父母、親族。

“貞錦一鄉野丫頭,能有幸見識天傢富貴,得皇貴妃娘娘召見,已是三生有幸。”

皇貴妃見武貞錦仍沉得住氣,漸漸也覺得沒趣,隻得收起嘲諷的神情,端正身姿,擡手喚武貞錦上前:“好啦,莫說這些見外的話,走上前來,讓本宮看看你的臉。”

武貞錦眼見皇貴妃娘娘擡手,她隻得順從的遞上手,走上前去任由皇貴妃娘娘打量。

皇貴妃拉著武貞錦纖長的手端詳瞭片刻:“不愧是花兒一般的年紀,這一雙纖纖素手,便叫人愛不釋手,難怪聿兒在他父皇殿前跪瞭兩天兩夜,也要讓他父皇下旨賜婚。”

武貞錦不知韓聿為瞭踐行承諾,竟然費瞭如此多的心力,她心中一時愧疚與動容交雜。

“好孩子,讓本宮看看你的臉。”

武貞錦自複雜情緒中抽身,緩緩擡起頭,兩人視線相接,一時竟然都愣在瞭原地。皇貴妃娘娘神色大變,激動的自靠枕上起身,顫抖著擡手去摸武貞錦臉頰:“毓兒你還活著?”

武貞錦霎時淚水奪眶而出,撲進姑母懷中,聲嘶力竭:“姑母!毓兒找您找的好苦啊!”

久別重逢的兩姑侄擁在一處慟哭不已,宮中嬤嬤見皇貴妃娘娘情緒失控,忙將宮中服侍的婢女統統趕瞭出去。

皇貴妃終是體力有限,半晌便有些喘不上氣,武貞錦忙輕拍她的背脊,替姑母順氣:“姑母莫要傷神,千萬保重身體。”

皇貴妃漸漸緩過氣來,攬著武貞錦坐在榻上,心肝寶貝地喚著:“毓兒,快告訴姑母,這些年你過得怎麼樣?”

前朝皇帝暴戾無道、百姓怨聲載道,重壓之下活不下去的百姓紛紛起義,各地戰火紛飛、生靈塗炭。武貞錦的母親當時已有七個月的身孕,在回京都的路上與護送的仆從走散,被義父與姑母所救,留在紅爐寨中避難。

紅爐寨本是義父為帶姑母躲避戰亂所建,戰火愈演愈烈,流離失所的百姓也越來越多,很多無傢可歸的百姓為尋一條活路到紅路寨中尋求庇佑。義父博愛,來者不拒,帶著衆人在山中建設傢園、捕獵為生,在戰火之中救活瞭數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