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页

是姜宜憋着一口气,要证明自己根本不是什麽傻逼的第二志愿。

青春期是一段容易给人留下心理病竈的时光。

那些大大小小的、曾给人心里造成或轻或重的伤痛的事情,也许会随着时间渐渐被遗忘,但会让人在以后的人生选择里无意识地受到后遗症的影响,甚至终生为此所累。

姜宜在少年时期用优异的成绩弥合了家庭的伤痛,于是她在二十来岁的年纪里,也一直在追求超越他人,往上攀爬,从法学院到顶尖律所,一路打拼。

家庭的和睦,对她而言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她要足够优秀。

而在这件事情上,陈书淮完全是她的对照组。

他对生孩子这件事态度相当松弛,姜宜一开始以为纯粹是因为胎儿不长在他肚子里,他才站着说话不腰疼。

直到她在婚后第一年里,和陈书淮回陈家。

那年恰逢陈少游擅自休学,跟家里扬言要投身电竞事业。

他在家庭会议上正襟危坐,说了一大串专业词彙和美好愿景,把陈父陈母说得晕头转向。

姜宜和陈书淮坐在另一边的沙发上,她也在认真地听陈少游演讲,直到一旁玩手机的陈书淮发出一声只有她才能听到的冷笑。

陈书淮悄悄凑到她耳边,说:“那小子在忽悠爸妈给钱。”

陈少游演讲完毕,陈母先笑了,她热情地夸陈少游:“我儿子还是很有头脑的嘛,不错,关注新兴産业,爸爸妈妈当然支持你啦,爸爸觉得呢?”

陈父的反应说不上热情,脸上甚至有点心不在焉,被陈母点名后才应付般道:“爸爸觉得很好,你要多少钱?”

等陈少游领着陈父的批款圣旨,高高兴兴走了之后,陈父才说:“小小年纪,公司怎麽开都搞不清楚就想做投资,小打小闹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