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并不影响韩璇逛市集的并致。听说甘泉村的市集是全国货品最齐全最多样的,他还围观了奴隶拍卖哩,可惜他身上只有十个铜板,当不了凯子爷宣扬一下来自廿一世纪的自由平等理念。
这十个铜板要怎么花用呢?总得未雨绸缪一下,他决定先存下三枚。路边看到个大排长龙的小吃摊,好奇心使然,他也跑去排,原来那家店卖的是锅贴,一枚铜板三个,老板娘一掀开盖在铁盘上的竹笼子,热气跟着香气卷向四面八方,一个个又鼓又胖的锅贴在铁盘上,被油淋得闪闪发亮,滋滋作响,本来只是好奇围观的韩璇当下觉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他买了六个,煎得有些酥脆的皮咬下去都是香的,更何况是内馅鲜甜多什的白菜和炒得忒有滋味的内末呢?隔壁一起排队的热心大婶还建议他,一定要蘸他们的独门辣酱,味道更鲜美。
一枚铜钱三个的锅贴,其实挺物美价廉,因为每一个锅贴都又肥又饱满,吃了三个就七八分饱了,更何况韩璇才在客栈里吃过午饭。不过对美食,他的胃可是无限大,意犹未尽地吃光六个锅贴,他决定再花三个铜钱,买九个这么好吃的东西,当然要买回去给老爹和圆圆尝尝,他们一人四个,多出来的那一个,当然他自己享用啦!
本来想再买串葫芦果当饭后甜点,但路边看到个乞讨的老婆婆,见她怪可怜的,韩璇给了她一个铜板,离去之前又有点犹豫,想了想,还是把最后一枚铜板也给她。
钱都花完了,还是可以继续逛市集啊。韩璇一手拎着用油纸盛装的锅贴漫无目的地乱晃,直到一个花俏的小摊子吸引了他的注意。
摊子没什么人,一个戴顶小方帽,看样子是某个少数民族或外国人的年轻人靠在一个木箱上打盹,木箱被高高放在一台拉车上,跟一般人家里的五斗柜差不多大,顶上盖了个缀满流苏,织面图案繁复华丽如波被斯地毯的咖啡色垫子,箱子本身还用鲜艳的油彩画上叙事诗那样的图案。
在市集里看到那样充满异国风格的存在,让韩璇大感好奇,他走上前,方帽子年轻人立刻伸出一根手指,“一个铜板。”
什么东西这么神秘,还要一个铜板?
就见年轻人拉开箱子正面的一个小拉门,拉门里只有两个洞,似乎是让人从洞里看箱子里的东西。
韩璇想起古时候的中国有一种从西方传过来的东西,好像叫西洋镜,也许跟眼前这年轻人卖的名堂差不多。虽然生在廿一世纪的台湾,3d电影都不够看了,七层楼高的ax大银幕也只是一般的平民娱乐,这种古早时期的技术又能有什么稀罕之处?
不过,就像都市孩子吃过猪肉,却没看过猪走路的道理一样,这种古早市井娱乐确实引起韩璇的兴趣,他想了想,决定当作开开眼界,于是从包包里拿出本来想存下来的三枚铜板,给了年轻人一枚。
年轻人等韩璇凑到箱子前,便爬到拉车上开始转起箱子的机关。
虽然是类似皮影戏的技法,但是配合箱子里的镜子和齿轮,那些色彩斑斓的图画一幅换过一幅,韩璇听说过,最早的电影原理就是这么来的。
他看得太专心,也没提防那些在市集里窜过来跑过去的小屁孩,其中一个看来特别机伶的,无声无息地跑过来貌似要捡球,起身时却种不知鬼不觉地摸走了韩璇又随手塞在口袋里的束口袋。
小屁孩得手后,得意洋洋地转身,却撞上一个穿着皮衣和皮裤的女人。撞人一向是他的专长,也没在怕的,运气好还能额外多赚一笔,但那女人安静却强势地扣住他正抓着韩璇束口袋的手,因为偷窃而不敢声张的小鬼抬起头,女人雄伟丰满的双峰让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然后才看到一张冷若冰霜,俊美非常的脸重点是这女人戴着副独眼眼罩,眼神又特别冰冷锐利,当下小屁孩吓得腿都软了。
当陈圆圆拿走那枚束口袋却放开他的手时,小屁孩连吱都不敢吱声,差点没屁滚尿流地跑远了。
陈圆圆没好气地看着某个还贴着西洋镜看得好专心的笨蛋,一手掂掂袋子的重量,她估计里头大概只剩两枚铜板。
当一个人身上剩十枚铜板,谁会拿两枚去给乞丐?搞不好那乞丐碗里的钱都比他多!陈圆圆没好气地又从身上掏出三枚铜板放进束口袋,然后悄悄放进韩璇的背包里。
看过了西洋镜,虽然不比廿一世纪的先进科技,不过韩璇还是觉得这趟市集之旅也算没白逛,而锅贴还是得趁热吃,于是便心满意足地踅回客栈。
远远的便看到陈老爹已经把山一样高的杂货扛回客栈如呆看过陈老爹轻松自如,一肩扛着比他高两倍的酒桶跟货物,还能笑着拦截路边的小屁孩差点踢到他脸上的蹴院,帅气地当场和小屁孩玩了起来,就差没表演倒挂金钩的威风模样,就知道他真的不是不懂敬老尊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