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这才想起,朱长义确实是刻意挑在小皇帝用膳时,跑来对他说了这番话。
朱长义总是在小皇帝面前耀武扬威地声称哪一位韦氏皇族被他流放或处决,又有哪些大臣因为与他作对而被打入大牢,让小皇帝明白这天下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红叶总算明白为什么前两次她给的情报都出了差错,白白牺牲了东方逐风的部下。
头一次出差错,东方逐风当机立断地做出亡羊补牢的决策,将伤害减至最低;第二次出错,导致东方逐风的部下被俘,红叶心里愧疚至极,不过东方逐风并没有说出心里的质疑——但又该质疑谁?
为了稳定军心,东方逐风率领探子对军机处做了一次奇袭,不只救回被俘的部下,也对朱长义扳回了一城。
而这一回朱长义摆明了是在试探她,她若冒险出宫,必然会落入朱长义设下的圈套。
她在宫里彻夜无眠,内心焦灼如身处地狱。她不明白为何朱长义能一夜安眠,而反抗他的人却反而身处地狱?
隔天,涌泉寺发生大火,数名反贼被困於寺内无法逃脱,最后被活活烧死了。
若真有神佛,人间何来苦难?红叶从此不再相信神佛之说。
其后,朱长义刻意拔升她的品秩,红叶就此断了与东方逐风的联系。
第二章
朱长义既然怀疑她,为何不杀她?红叶猜不透。其实朱长义是在为自己留后路,他杀一个插翅难飞又孤立无援的她,是与躲在暗处的敌人宣战;他留她一条命,她背上背叛者的罪名,让敌人窝里反,对朱长义来说是利大於弊。
东方家大军进京那一夜,宫里没有人敢睡,宫奴们个个抱头痛哭。
朱长义总是恐吓宫里所有人,东方家的军队无法无天、烧杀掳掠,导致生灵涂炭,如今只剩京城在他的庇佑下仍然平静。所有宫奴都深信不疑,许多人打算自尽以躲过凌迟。
红叶原本只想冷眼旁观,朱长义的鬼话她从来不信——这世上还有谁能比他更作恶多端的?最后终究不想再看到无谓的牺牲,她仍是奔走后宫,阻止宫奴们干傻事。
「陛下呢?」整个无极城乱成一团,当她终於想起小皇帝时,已经太迟。红叶心里有可怕的预感,自东方家的军队逼近京畿以来,朱长义就已经有些癫狂,如今无路可逃,天晓得他会做出什么事?
当她赶到乾元宫时,数十名宫奴无一人生还。那些宫奴大多不是自尽而死,而是被杀死的!纵然这三年来她没少见过屍体,但浓烈的血腥味与遍地屍首,仍是让红叶腿软。她在宫里找到了穿着黄袍的无头屍时,那骇人的景象让她几乎崩溃,再想到那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在这一刻,她对朱长义的恨意令她的身子不由自主地发颤。
过去,她对祖父和父亲的不谅解多过对朱长义的,她恨祖父和父亲身为太医,竟以所学害人,那是医者莫大的耻辱,但朱长义根本连身为人都不配!
红叶跪在地上久久无法回神,直到她想起,她这辈子唯一能为小皇帝做的,竟然只有收屍。
「对不起……」他把她当成唯一的朋友,她却因为恐惧,从来不敢接受他的友谊,到最后她只能为他收屍,红叶愧疚得哽咽了起来。
东方逐风在朱长义献上小皇帝的人头表示投诚之意后,二话不说地冲进了后宫。
若问东方逐风对半年前红叶接连给他错误的情报,害得他损失多名手下做何感想?坦白说,要他不恨,实在不容易。那些手下都是自他十五岁进入军队后,一起同甘共苦、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就和他的家人一样。他的部下当中,只有少数曾与红叶接触过的人相信她是无辜的——其实他心里也这么相信,可当死去兄弟的亲人,问他人是怎么死的时,他迟迟开不了口,当下他几乎是任性地将心里为她辩解的话抹消得一乾二净。
当他们的军队逐渐逼近京畿,他接连数夜焦躁亢奋到无法成眠,兄长们几乎想阵前换将,把他调到情况较为平定的大后方去,他当然死都不肯。
他说不出是为什么,又或者只是不想承认,他既期待又害怕。他已经半年没见到她了,期待见她,却也害怕红叶因为替他做内应而遇害。
当朱长义将小皇帝的人头献上时,东方逐风几乎以为恐惧的事发生了,当下听不到任何声音,直冲乾元宫。宫里遍地屍首的景象让他心脏紧缩抽痛,眼前发黑,直到他看见跪在一具无头屍首旁默默垂泪的红叶。
心中大石终於落下的那一刻,他才明白这些日子的煎熬所为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