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棣扬高一眉,不得不称赞她的机灵聪慧,“关于永乐大典,你了解多少?”
“你是指……永乐大典的成籍?广罗?内容?历史?还是……”
她的论文主题是撰写明史,也因此对于永乐大典有了不少了解,它可说是一部旷世著作,也可说是世上最早的百科全书,分类的细密、数据搜罗之完整浩博,可谓难得一见。
“它的由来。”项棣接了她的话,让她不用费心再猜。
“原来是由来。”筱瑰一笑,“我当然知道。永乐大典是明燕王,即是夺皇位之后的明成祖朱棣,在他的年号永乐元年开始后,派遣翰林学士所编纂出的一部典籍。”
“就这样?”项棣扬扬一眉,他以为她的了解会更深入些。
“此部典籍收录了宋元以前重要的图书文献,多达七、八千种,内容更是包含了经、史、子、集、释藏、道经、戏剧、工技、农艺等。”
“就这样?”谁知,项棣回给她的仍是同样的三个字。
“你到底什么意思?”若他知道的更多,大可直说不是吗?又何必考她。
“对于郑和的史料,和他下西洋的史迹,你又了解多少?”
闻言,筱瑰火速翻起身,从他双腿上跳下,两只眼瞳光灿灿地看着他。
“郑和原是燕王宅第里的小太监,相传他出生于云南少数民族,由于争战的关系,辗转燕王府,后来受到燕王朱棣重用,于是……”
啊的一声,筱瑰没再往下说,仅是盯着项棣看。
项棣与她对视,“对于永乐大典中的工技,你又了解多少?”他又抛出问题。
这一次筱瑰没急着回答,只是沉默地思考着,当脑海中所成形的想法越来越清晰,她的双眼也跟着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