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

在穿着黑色军服的士兵之中,一身白衣的东方冉昂然伫立,一派优闲的看着天际。

穿着绣花鞋的小脚不由自主的加快步伐,就在拐过一个弯,穿过三棵大树後,朱灵刚好与转头望向这儿的他四目相接,她的呼吸戛然而止。

一会儿,她很努力的表现出正常的模样,调整呼吸,慢慢的走向他,然後平淡的开口,「东方公子,久等了。」

「不,是我早到了。」东方冉微扯嘴角,摇摇头。

「我想时辰差不多了,咱们赶紧上楼。」朱灵将竹篮挂在手肘上,从腰际拿出令牌,看着为首的士兵,「陈副将,这位是即将接掌左副监的东方冉,今夜我先带他上楼观星。」

「原来是即将接任左副监的东方公子,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请多多见谅。」陈副将一听方才被他恶言拒於楼外的男子是堂堂的左副监,背脊忍不住发凉。

「陈副将,别客气。」东方冉笑道,然後低头望向朱灵,「监正大人,该上楼了,你与苳儿姑娘手上的篮子交给我来提吧!」

不等朱灵与苳儿应声,他迳自接过她们手上的竹篮,一手拿着一只,准备走向观星楼。

「东方公子,这竹篮很重,苳儿自个儿提,你帮小姐拿即可。」苳儿慌张不已,毕竟她只是小小的女仆,怎敢麻烦六品官替她提东西?

「就是重,才要帮你们拿。」东方冉露出尔雅的微笑,想帮忙的态度却非常坚持。

「谢谢东方公子。」苳儿决定接受他的好意。

「请监正大人带路。」因为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上楼仰望夜空。

朱灵点头,走在前头,领着东方冉上楼,苳儿则是隔着三步的距离,跟在他们两人的身後,一起穿过敞开的厚重木头大门,直往天台走去。

观星楼用一根大柱为基底,再以七百七十七根木头从大柱向外扩散,支撑整栋耸天楼阁,通往天台的阶梯采环绕方式建立,每二十阶就有一盏宫灯与窗户做为照明。

当东方冉跟着脚步不曾停歇的朱灵踏上最後一层阶梯时,深沉的黑眸看见的是十尺长的圆形看台,约莫至他胸膛的围栏旁摆了一只雕花铜制的圆柱长管,严峻的脸庞露出诧异的神情。

「怎麽会有这个?」他拿起沉甸甸的长管,惊喜的问。

「难不成东方公子识得这样东西?」朱灵的惊诧不亚於他。

「这不是望远镜吗?我记得历代的钦天监里,没有人肯使用外来的东西。」东方冉对於官僚的自视甚高颇不以为意,明明就有如此好用的东西,却因为不是中原人发明而摒弃不用。

「原来东方公子也识得它。」朱灵上前,从他的手中接过属於她的宝贝,白皙的脸蛋堆满笑意,「五年前我同父亲到西域,发觉一名金发碧眼的怪异男子拿着这个东西四处看,我抵不过好奇心,开口跟他借,这才发现原来世界上竟然有这种叫做望远镜的东西,能将远在天边的东西看得清楚,所以我就和那名男子买下这个望远镜。」

「所以钦天监里的所有人都愿意使用这个望远镜观星?」东方冉对钦天监里垂垂老矣的长者备感钦佩,也对新进的年轻官员赞赏有加。

不过,他终究是猜错了。

朱灵摇摇头,粉嫩的唇瓣垂了下来,「钦天监里,除了我以外,没有人想使用从西域带回来的东西。」

还记得她才担任监正一职时,在钦天监三日一次的聚集晚会上拿出这样东西,眉飞色舞的告诉大家,她从西域人的手里买回来的东西有多神奇,却被一干墨守成规的长者与自视甚高的青年才俊打回票。

他们说西域是番邦,是中原皇帝脚下的奴仆,高贵如中原人怎麽能使用从仆人手中买下的器具?所以坚持以肉眼、经验,加上浑象、水运仪象和浑天仪来观测星辰走向。

年轻的朱灵自然不敢多说什麽,只有自己在夜里观星时,用望远镜清楚的、准确的记录所有星宿运行。

也因为如此,她才能一次又一次准确的推算出哪些地方即将遭遇水患、旱 灾,甚至是虫害。

不过,她屡次正确的推算却依然无法说服钦天监里的官员,同她一般以望远镜代替肉眼观测。

「我明白了。」东方冉微微点头,胸臆间泛起淡淡的、浅浅的不舍之情,因为他可以想见,当人生历练不多的她兴高采烈的推荐来自西域的望远镜时,却遭到群起围攻,那不知所措的模样;也可以想像,当纯真善良的她开心的接受钦天监里年长官员说要替她分担工作,所以要她将观星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其他的大小「杂务」全由他们包办时,她笑着道谢的模样,在老奸巨猾的他们心底却是幼稚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