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倪芳菲的婚事,两人都很清楚,刘家财富过人,但刘大少爷绝非良人。
董惠芳想了想,向董惠雯悄声说些话,她眼睛一亮,拉着妹妹就往父亲的书房去,两人进去不到半刻钟,董育博就离开书房往玉华院去了。
出乎意料的,小倪氏也在玉华院,里面的奴仆已收拾得差不多,她见到丈夫,也愣了一愣,她随即让奴仆们退出屋外,这才将两个女儿来闹的事说了。
她胳臂倒没往里弯,她想通了,她再跟倪芳菲交恶,婚事更难成,或许这丫头吃软不吃硬,所以,在知道两个女儿刻意找碴栽赃还被人识破后,她就带着人过来收拾兼关心了。
“你两个妹妹是不应该,只是,都是一家人,总不能防家人像防贼,连让她们进屋都不许了。”董育博这话是看着坐在椅上的倪芳菲说的,只是,父女多年的生疏,让他的声音有些艰涩。
“没有不许,只是我想好好专注在书本上,我很孤僻,不喜欢人多。”她平静的说着。
书本?小倪氏这才注意到那长长桌面上摆放的各式香粉罐,当然,还有那翻开来的香料书籍,她心里不舒服,但却笑着说:“你在学这些?怎么自己买书呢,这也太见外,元香斋里多是老师傅,他们身上全是真功夫,我也有心替你问,可是现在坊里活儿太多,一直找不出适当的师傅来教你。”
倪芳菲只是看着她,没说什么,懒得回应。
“呃……对了,”小倪氏看了看丈夫,转了话题,“虽然那婚事说是要退了,但刘大少爷很有诚心,说想与菲儿见个面,或许菲儿会改变想法,毕竟菲儿也十八了,说要学调香,这会儿才在看书,但这没学个三、五年能学会吗?届时,菲儿可真是个老姑娘了。”
董育博想想也是,“你二娘说的对,不过,你怎么想呢?”愧疚太多,他不想逼她做不想做的事。
她怎么想?小倪氏愈好心愈有事,居心叵测啊。
她正视着父亲,“未婚闺女私下与男子相看,这私会一事一旦传出去,闺誉还有吗?怎么二娘连这点事都不知道?”
小倪氏脸色微变,“他到我们家与你相看,又没外人。”
“他不就是外男?”倪芳菲那双清透明亮的黑眸直勾勾的看着她,“二娘总是妹妹们的母亲,行事得顾及女儿的闺誉,贸然将外男请入的念头,还是不要再有的好,若是传出去,外人会将我们家都看轻了”
小倪氏满肚子火气,胸口更像被什么堵住似的,这丫头根本在损她,见丈夫竟还赞同的点头,她可不甘心了,“二娘还不是为了你吗?现在在谈的是你的婚事,亏得我这么想方设法,反倒被你怨怪了。”
她哽咽低泣,把身段放低,就是想动之以情。
“二娘与我从前没有相处过半天,毫无感情,如今这么热衷我的氏事,我没有惊喜却有惊吓,如果可以,二娘就将心思放在两个妹妹身上,我怎么瞧都觉得她们比我想出嫁。”她说完,不顾眼前一对瞪眼惊愕的长辈,“菲儿不会说话,因为没有爹娘、没有老师教导,还请见谅。”
小倪氏差点叶血了,这什么话?与翻脸有什么差别?
但令她出乎意料之外,董育博竟然低着头,连话也没吭一声,就往书房去了。
她心中不甘,可也知道倪芳菲对她处处防备,她还是得让她早早嫁出去,才不在家堵心。
不过火气太大,她先去念了两个女儿的不自量力,接下来,一连三天,她天天对董育博吹枕头风,说春暖花开,一家女眷出游踏春,倪芳菲也该出去散散心,别像在庄子里,只有一个人。
倪芳菲这样孤僻,家人间要怎么培养感情?为了她好,不能任由她这样下去。
小倪氏说得在理,说的也都是对倪芳菲的关心与担心,董育博听着也觉得没错,不管这次婚事成不成,倪芳菲总不能永远不嫁,离开家门门,有其它女眷看到了,也许她的机会更多,如果能谈成一桩好婚事,他就算某月某日去见她娘,也能交代了。
于是,一天天的,换他苦口婆心来找倪芳菲谈,说小倪氏对她是多么的用心良苦,再使劲的游说她出门。
但倪芳菲根本不想出去,她也不想跟小倪氏母女培养感情,她们肯定想做什么事,让她不得不嫁,不然,她一直赖在倪家不出,倪家家产要怎么轮到小倪氏的两个女儿?
愚蠢的父亲!难怪大长公主会说,爱情是如何令人盲目,贵为公主的她识人不清,就连聪慧的母亲亦深陷其中,要她在遇见爱情时,眼睛不只要睁大,还得用心眼仔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