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刚下马车,正在屋里用餐的农家急急走了出来,一见严伦,连忙点头称谢,“谢谢摄政王,我真的把占城稻种起来了,只是,我没有能力劝说其他农家改种,真的对不住你啊。”
“没关系,这是女皇。”
年届六旬的老爷爷眯了眯眼,这才看清这位美若天仙的姑娘是当今圣上。“女皇万岁——”
一见温厚的老人家要跪下,言宣儿连忙将他扶起,“不用跪了,平身,不准跪。”
“是。”
见严伦浓眉一皱,她耸耸肩,“在外面就别那么麻烦,我这算微服出巡嘛。”
不在乎头顶上的烈阳,她倾身靠近那到秋季就能收割的稻田。看来看去,跟她在现代看的稻子挺像的,唉,她这门外汉看来看去都一个样!
“这品种稻米不好种植吗?”她回头看着严伦,“不然,其他人为何不愿听老人家的话一起种呢?”
“非也,此为占城稻,适应力极强,穗长而无芒,颗粒小,这处坡地的方田也有蓄水灌溉,只是,”严伦摇摇头,“百姓们不肯更改种植的项目,因为,苎麻和棉花的经济价值较高。”
原来如此,她明白了。
老农夫见女皇没有架子,便斗胆的跟着解释,其实苎麻和棉花因为种的农家太多,价格已经没以往好,所以,当摄政王希望承租他这块田种米时,他就答应了,并依他的意思劝说其他农家照做,但农家们怕贸然改种,收成欠佳,便不肯改种。
“这就是所谓的一窝蜂现象,价格高,一群人忙着种,等到供过于求,价格便往下掉,只能任由中盘商剥削!”言宣儿看着严伦,有感而发。他虽然是古人,可是他的脑袋实在很现代。“我知道你为什么要带我来这里了。”
他们竟然有同样的心思!严伦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