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

五月是黄淮地区的汛期,几乎天天下暴雨,雷鸣闪电不断,滂沱雨水成灾,造成农田被淹,多处房屋摧毁,老百姓伤亡,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前一年朝廷才花大钱治水筑堤,堤墉溃决,显见偷工减料。事有轻重缓急,皇上下令赈灾为先,究责在后,命户部拨赈灾银,各地开粮仓运至南方再分拨到各地方政府。

但江浙一带的赈灾粮却出了大问题,数十万石的粮食有大半都被掺了沙子,再不就是长虫、发霉的陈粮,灾民饥饿难耐,为抢食动乱,与地方政府对抗,地方官不得不请求朝廷派兵前往镇压。

此事上达天听,皇帝震怒,要大理寺卿彻查,然而赈灾粮多是在北部检查后,派人一路押送分配下去,到各地粮仓后都有千户守着,戒备森严,怎么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换了有问题的陈粮?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米粮在一开始运送前就有问题。

当时负责统筹配送的,是靠着姜岱阳的银子坐上户部官员位置的姜涛,而姜涛根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他吩咐下面的人办事就没再管了。

因上面原本就要召募一些人力货船马车运输,还会付给不少津贴,姜涛秉持着肥水不落外人田的态度,想着这笔钱自然要给自家人赚,便找上姜岱阳这个有人、有船、有马车的富商弟弟。

姜岱阳拒绝了这笔津贴,心怀善意的用自己的船载运米粮南送,到陆上后,又派出自己的车行,缥局更是一路随船、随车护粮,让盗匪不敢劫粮。

除了为赈灾尽一分心力,他也可以打压那些趁洪灾哄抬米粮价格的不良粮商。

结果,这些最后都成了最大的笑话!

因为一路都是姜岱阳的人,粮食出问题,找不出真相的姜涛跟姜侑想也不想的就推他出去,让他成了替罪羔羊。

他们买通姜岱阳手下的两个管事及一些伙计,咬死就是他这当家逼他们在港口时偷天换日,以陈粮换新米,令他百口莫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