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并没有去询问住持,而是在附近找了人家相问,在得到想要的资讯后这才返回。

“镇远侯府的?”

“是。”

卓玮玠掀了下嘴角,异常平淡地道:“原来是她啊。”一个被侯府排除在外的嫡出小姐。

侍卫没有说话,卓玮玠脑中已经调出了这位侯府小姐的全部资料,因为她母亲镇远侯夫人和其父贵妾的斗法,这位大小姐甫一出生便被送到了庵堂,几乎是在庵堂长大的。

说起镇远侯府,在京城勳贵圈还是挺有名的。

镇远侯府的李老夫人将娘家侄女给自家儿子当个贵妾,这事在当年可是被传得沸沸扬扬,直到现在大家提起来还是唏嘘鄙夷不已。

李老夫人年轻时嫁入侯府用的手段便不甚见得光,那是抢了闺中好友的亲事,藉着闺中好友的身分出入侯府,跟当时的镇远侯府世子有了首尾,事情闹出来,李家不得不娶了她。

不料多年后,她娘家的侄女跟她走了一样的路数,跟当时的镇远侯世子有了私情。

当时的镇远侯府因数代经营不善,家底都败干净了,勉强维持个光鲜的壳子,就等着儿子新妇进门带的大量嫁妆充盈府库,儿子跟侄女搞了这么一出,老侯爷夫妻只好亲自去跟亲赔礼,好说歹说算是稳住了亲事。

侄女虽成了贵妾,但这贵妾到底还是给镇远侯府埋下了乱家的祸根。

贵妾未出嫁便已珠胎暗结,正头夫人嫁过来时她已生了庶长女——这也是承平伯丁家的意思,若是庶长女,两家亲事还有得转圜,若是庶长子,那就直接退亲。

只是那贵妾是李老夫人的娘家亲侄女,侯爷又偏爱,镇远侯夫人自嫁入侯府便处于劣势,加之本人性格又太直爽,越发不得丈夫欢心。

后来嫡女出世,侯爷夫人尚沉浸在得女的喜悦中,贵妾就领了一个游方道士入府,给嫡女批命,说其八字与祖母相尅,不宜养在府中,硬是在襁褓中便被送到了庵堂寄养。

侯爷夫人武将世家出身,性烈如火,哪里忍得这种算计,直接将贵妾的避子汤给她换成了绝子汤,让她喝足了两个月。

谁都没想到侯爷夫人这般决绝,事发后,镇远侯几乎要闹到休妻。

虽然最后没休成,但夫妻情分就此而断,两人形同陌路。

镇远侯为子嗣计,后来又纳了几个小妾,但不是无所出,就是生了女儿,最后还是镇远侯夫人生下了嫡子,这才终于有了香火传承。

即便如此,夫妻之间也没有任何缓和,嫡子养在侯爷夫人院中根本就不许他跟自家祖母见面,但在这样恶劣的关系下,隔了两年,侯爷夫人又生下了嫡次子,这事也挺让人啧啧称奇的。

侯爷夫人在府中几乎算是辟院独居,闭门过自己的日子,除了她所生的一女二子,根本对镇远侯府的任何事都撒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