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经手的官员不在少数,涉入的地方官又难以洗清嫌疑,加上爆出来的数字相当可观,几乎是三年税收的总和,贪渎案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延烧到不少人。

首当其冲的是夏侯祎,他和贪渎案最大的关系人段文义有密切书信往来,在段文义手中的几本秘密帐册上注明了贩盐所得的银钱流向,每一笔都清清楚楚地为夏侯祎所收。

虽然他大声喊冤,说是被人栽赃的,可却也提不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无辜,即便在佟贵妃的说情下暂时未受罚,但皇上对他的信任大为降低,言语间不无失望之意。

尽管是君臣有别的皇家,皇上还是对亲生皇儿多有偏袒,毕竟是他最宠爱的皇子,他也狠不下心重罚,只拿了几名官员开刀,将一切罪名推给段文义。

不过段文义被寻获时已死亡多日,胸口插了一把雕了九龙腾云的匕首。

坊间传言他是被夏侯祎杀人灭口,以防东窗事发,他断尾求生丢弃一心忠于他的人,以求自保。

段文义的死让皇上对夏侯祎的为人起了疑心,是他下的手吗?此人心狠如豺狼,若有朝一日自己迟迟不肯退位,他是否也会心一狠夺自己性命?

当然夏侯祈也没好过到哪里,被牵连在内的官员有不少是他外祖父公孙止的门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因此折了好几个可用的人才,同时也让原本偏向他的人不敢妄动,他们内心惊惧地作壁上观,静观其变。

朝廷一阵大搬风,有人革职就有人升官,原本隶属京卫营的五品小官江成风笑得嘴都阖不拢,不时穿着三品绦红色官服四下招摇。

有罚有赏,偏夏侯祯这一边的人马几乎都升了官,还因他的举荐而受到重用,在各个部门任实职。

不过夏侯祯本人倒是婉拒了皇上的赏赐,他什么功劳也不受,说他原本只是奉皇命调查地方官员贪渎案,怎知会扯出涉及皇子的案外案,他深感愧疚,不敢受赐。

以退为进这一招大受皇上激赏,对他的喜爱和重视无形中又增加了几分,甚至在文武百官面前大赞有儿如此是皇家之幸,玉煌国之福,夏侯祯是他为人父无上的骄傲。

国家大事由男人去操劳,宫徽羽帮不上丈夫的忙,在夏侯祯忙得热火朝天之际,四皇子府内也发生了件事,令她决定大刀阔斧的整顿后院--

“富春,你的脸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一边高一边低的肿得半天高?”那刺目的红令宫徽羽重重地抽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