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复健病房面对的是未满十六岁的孩子,他们不像大人心思多,比较好哄,只要投其所好给他们想要的,通常都不难处理,孩子的心很简单,只要懂得如何去安抚。
「堂姊,你是说因时、因地、因人而做变动是不是?」不同的人有不同治疗方式,耍惮得变通。
「嗯——你叫我什么?」没医院伦理了吗?
夏瑜在心里嘟囔,偷说小话。「学姊。」
「心理因素也是其中之一,你要给予自信,不能打击,相信患者一定会好起来,你让人信服了,别人才愿意将自己交到你的手中,以己渡人,将心比心,想着你若遇到同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
夏春秋毫不藏私的将己身所知的阅历传授,她的教授方式不刻板,浅显易懂,还有不少小诀窍。
受益匪浅的夏瑜欣喜的频频点头,用心的做笔记,把堂姊的话记下来。
两姊妹靠得很近说话,举止亲近,浑然不觉复健室外多了个身形修长的儒雅男子,目光柔和的看着两人。
正确说来,落在夏春秋身上的视线是夏瑜的三倍。
「好了,休息够了,小明,我们来练习走路,我们试着从平衡台的这端走到那端,先来回走三遍。」他的脚掌要着地,多踩几遍才好得快,小孩子的骨胳发育较成人好。
他声音闷闷地回答。「不想走。」
「给我理由。」又闹别扭了。
「走了也没人看。」好了又如何,他的爸爸妈妈都不在了。
知道他想起已故亲人,夏春秋蹲在他面前声音轻柔的说:「小明,你不想亲自走去看你的父母吗?他们很寂寞,想你偶尔去和他们说说话,看看他们。」
「我是残废。」吕稚明的眼中有泪。
「谁说的,以前我治疗过比你还严重的小朋友,他的这里以下全部切除……」她指着他的膝盖。「可是他后来装上义肢,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他还跟人家去参加单车越野比赛,得到全国第三名。」那个国三男生因地震被重物压住下半身,等到救难人员发现他时,一只小腿因长期血液不流通而坏死。
那是她毕业第一年治疗的患者,她陪伴他一年半,从重建他的信心到帮他站起来,那男孩常回医院看她,说她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直到她离职了,他们在脸书上还有联络。
「真的吗?」腿没了还能骑单车?
「你不是很会玩智慧型手机,自个儿上网查,前不久的事而已,别说我骗人。」信任他,由他自行查证也是治疗的一种,建立他不想被小看的信心,别再自暴自弃。
「好吧,我信你,春秋姊姊。」她没骗过他,什么事都明讲,不因他是小孩就说好听的哄他。
吕稚明用手撑着厚重桌子的桌沿,先将坐着的椅子推开,然后让没受伤的脚落地,中脚撑起瘦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