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孙翠娘仗势着美貌以及仁恩堂的好名声,认为自己可以得到更好的,对李家二爷多有挑剔,觉得父母不该太早替她定下亲事,凭她的家世和才貌,入宫选妃都绰绰有余。
而唐家表哥的温情脉脉正是一道及时雨,滋润她枯萎的少女心,两人一拍即合,有了首尾,她便下定决心要与李家解除婚约,以待嫁之身等情郎上门提亲,共结鸳盟。
只是她没想到郎心似铁,得到她之后便弃如敝屣,另外与人议亲,那时她己珠胎暗结,不嫁孩子的爹不行,最后想到佯死一途好避开流言蜚语,保住她仅有的名节。
这件事只有少数人知道,梅姨娘是知情人之一,眼见孙翠娘死也要入唐家门,不肯打掉腹中的孽种,她是鄙夷多过怜悯,当妾会好过做正室吗?以为有了孩子就能扶正?
孙翠娘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也太相信男人的花言巧语,她失心又失身的掉入蜜罐里,却不知太浓的蜜浆也会将人淹死,她甜吃多了反而吃不了苦,被夫家一巴掌从云端掮到地上。
「姨娘,你这就想岔了,用途可多了,当年的一失足造成孙、李两家的决裂,如今大哥看上了李家的姑娘,极力想让两家和好再上门提亲,小姑姑未死的事一旦爆发,你看李家会不会无动于衷。」他们性子再好也容不得欺瞒。
当时李家为了孙翠娘的死赔了多少不是,还把聘礼当赔礼,又请人来说项,好平息孙家人的怒气。
而知情的孙家人却因为心虚不让李家人上门,将之拒于门外,造成误解,以至于李家人误会孙家人不肯谅解李家人做的错事,从此见到孙家人便自动回避,不打照面。误会一日日加深,无人解释,两家不和的消息由假变成真,等到孙老爷想说出实情时己不知该从何说起,最后真的变成事实。
可笑的是,李家给的聘礼、彩金竟成了孙翠娘的嫁妆,随着她一顶粉色小轿从后门进入唐家,唐宝贵在兰州任县丞时还用李家的银子打通不少关节,养妓蓄婢、呼朋引伴饮酒狂欢。
「你是说……要让两家继续交恶?」
孙少逸眼中闪着妒恨。「我为什么要让李家成为大哥的助力?李亚男虽然凶悍,却也是理家管事的一把好手,她的能力一点也不亚于男子,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金鸡母,大哥娶了她,这个家还有我们母子俩立足的余地吗?」
所以他想破坏他们,让大哥无法得偿所愿。
「就算不是她,也会有别人,老爷、夫人不可能不挑个家世品貌皆相当的人家给大少爷,只怕你得罪了人还讨不了好。」梅姨娘难掩忧心。
她也想银钱满钵、良田无数,过着被儿孙孝敬的闲适日子,可是她总得先保住儿子的前途,大少爷不好惹,从他回家至今,她己深刻感受到,去了一趟京城再回来,他的历练和见识是小县城所不能及的,她的儿子和正规书院出身的学子难以放在一块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