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心胸宽阔的佳媳,竟是他们云府有眼无珠了,何况她还救了太子妃娘娘一命,保住了她大哥的乌纱帽,这段期间又让太子妃娘娘如此满意,未来保不定还会有什么好事降临呢,这不是他们云府的福星是什么?
她一向是不喜欢温咏佩那善妒的小肚鸡肠,当下便有了主意,要让丁宣瑛正妻之位显现在世人眼前,还她一个公道!
「宣瑛手拙,让母亲见笑了。」丁宣瑛谦逊道。
太子妃爱不释手的把玩着那双绣鞋。「绣工真是精致。」
☆、第十七章
她先细细看那跃然绣面上的梅花,赞叹了一声,待她看完绣鞋上的时,顿时面露惊讶之色,她很快的看向丁宣瑛,呼吸微微紊乱了。「这诗入了本宫的闺名,真真是蕙质兰心,宣瑛,告诉本宫,这诗可是你做的吗?」
丁宣瑛绣了王维的「杂诗」,把太子妃的闺名绣在了里头,整首诗是——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这是她小学就会背的诗,想到了太子妃的闺名,便将诗句绣在上头了。
她笑道:「随笔之作,让娘娘见笑了。」
夏氏也是好奇得要命,她对太子妃道:「娘娘,可否把绣鞋借民妇」看?宣瑛竟会做诗,真真叫民妇十分地意外,不瞒娘娘,当日宣瑛嫁来之时,外边都流传她大字不识一个,看来谣言真不可信啊。」
太子妃微微一笑,将绣鞋交给了一旁的丫鬟,示意那丫鬟交给夏氏。「确实,谣言该止于智者。」
夏氏接过绣鞋,细看了一会儿,满眼的惊诧和赞叹。
不只绣工好,连诗也做得如此好,这不是才貌双全是什么?
她抬眸看着丁宣瑛,感慨地道:「孩子,这些年委屈你了。」
心中未出口的那句是——娘会设法让你回到自己的位置!
夏氏将绣鞋还给了太子妃,太子妃目光悠长地看着丁宣瑛,又看看手中的绣鞋,忽地微微一笑。「宣瑛,你这份心意,本宫便收下了,待本宫想想有什么可回送给你。」
夏氏回头便将此事告诉云敛锋。「宣瑛毕竟是你的正妻,也不好再冷落她了,眼下须早早将她接回主屋来才是,你的嫡子也该由宣瑛怀上才是道理,如此长幼有序,家宅才会安宁。」
云敛锋却是什么都没听到,只听到丁宣瑛做的那双长靴竟是给孟寒玉的,他尽可能让自己声音平稳一些,但眼里却掩饰不住燃烧的怒火。
「一个妇人却做鞋给丈夫以外的男人,这成何体统?她眼里还有我们云家吗?还有我这个丈夫吗?」一连串的质问,他越问越火。
夏氏见儿子脸色难看,忙道:「快别浑说!那侍卫可不是普通的侍卫,是太子妃娘娘的嫡亲胞弟,宣瑛也是见他鞋底都磨坏了才好心也做了他的,你千万不能有此误会。」
「太子妃的胞弟?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