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说亲对霍小玉来说本就是好事,柳大娘又譬喻得有趣,她倒是难得在听见有关他的话题时笑了,「那李老爷怎么说?」

「李老爷自然是偏自己姊姊,李家是旺定了,李少爷娶崔姑娘,自己的亲大姊也能得到好处,何乐不为,至于卢家,说穿了不过就是妻子的娘家,他还真没想过要让儿子去亲上亲家。」

郑氏听得十分专心,「那李家是帮李少爷定下崔姑娘了?」

「若是定下,还没这么好笑,郑大娘,这事儿好笑之处我才正要说呢。」柳大娘喝茶,润了润喉,「李老太太跟李老爷一条心,卢氏知道自己说不上嘴,但也不想就此打住,两位倒是想想,一个女人没有嫡子,又掌控不住庶子,为了自己晚年着想,也为了逐渐衰败的卢家着想,她肯定要让庶子娶自己娘家的侄女,所以她想了一招:先斩后奏。」

霍小玉一方面觉得荒谬,一方面也忍俊不住,「先斩后奏?难不成她要自己一个人回娘家提亲?」

「卢氏借口去玉佛山还愿,来回共要十天,可没想到她不是去还愿,而是带着卢姑娘直奔京城,等李家收到信时,早追不上,卢氏就这样一路快马加鞭,直接到了南亭崔家,道,老太太病重,紫天寺住持说得让长孙快些成亲冲喜,所以李老爷让她带着定过亲的准媳妇过来,八字都是过的,日子也算好,明天就是好日子,让崔家帮忙张罗婚事,一切从简就行。」

霍小玉笑出来。

这卢氏,不只是出身不错,家里也肯定没坏人,过门后又是嫡长正妻——李家人口简单,姨娘也都是丫头出身,虽然生了儿子的都脱了奴籍,但娘家人都还在卢家呢,翻得出什么花样?

一辈子幸幸福福,最大的苦头可能也就是禁足,抄佛经之类,所以才这样敢。

「卢氏的胆子也太大了。」

「是啊,大抵是想着,等李家追来,李少爷已经跟卢姑娘拜过天地,行了周公之礼,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夫妻,李少爷又准备书隽科考,仕途还没开始,若是让人知道李少爷刚刚娶了表妹,就马上休妻,名声只怕要打坏,而若是庶子登科,嫡母没能享福,反而被逼回娘家,这丑的可是整个李家,不孝顺嫡母,人品又能好到哪里去,若被人上吏部以孝道为名告上一状,李少爷的前途十之八九就没了,卢氏就是看准了李老太太与李老爷珍惜子孙的将来,会吞下这闷亏,至于婆婆跟丈夫要责罚,她顶下就是,骂她罚她,总比晚年无人照应,只能看庶子跟媳妇的脸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