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没过门,徐静淞却是很感谢贺彬蔚的,他的信带给李氏很大的欣喜,对一个母亲来说,没什麽比女婿重视女儿来得更好了。
贺彬蔚的信也很四平八稳,就是写写今天下雨了,让他想起古人的什麽诗句,今天念到什麽文章,心有所感,或者今天去拜访某位大儒,让他想起这大儒颇有古人之风云云,内容十分生硬,看得徐静淞肚子痛,每次回信都要想很久,想想也奇怪,世人对贺彬蔚的评价是风流,但他的信又很八股,真不知道哪个才是真的他,但只要想起这薄薄的几张纸能让徐老太太到徐昭川都这样放心,那就很值得了。
有次他写信来,上面只简单两句:林园春无静无风,雾淞花开处处同。
徐静颂有点不解,写她名字出处做啥?但想想也照样回了两句?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姑娘我读了不少书,你的名字也是知道出处滴。
然後大概是回到点子上了,他来信勤多又快多,徐静淞想,「女子无才便是德」!害人不浅,想必他两个表妹都没读什麽书,所以自己简单回了两句,他就开心了。
一个宅子但凡有一件婚事,时间就过得很快。
夏至,小暑,白露,霜降,一天一天过去。
园子的景致开始萧瑟,空气变得乾冷,菊花含苞,秋桂的味道散在风中。
李氏看着出嫁的日子一天天逼近,表情是既欣喜又舍不得。
终於,到了出嫁前一天,徐静淞知道母亲一定会来,但不想母亲那样感伤到女儿院子交代东西,又自己离开女儿院子,想着就觉得有点落寞,所以徐静淞晚饭後主动到李氏的院子。
李氏见到明天就要出嫁的女儿:然十分欣喜,眼眶又有点红,想着秋凉,明天又是大好日子,可不要着凉才好,连忙把女儿拉进屋子内,「这麽晚了,还不睡觉?明天五更就要起来祭祖。」
「娘,女儿便是想着明日就要过门,才过来看看您。」徐静淞拉着母亲的手,十分亲热,「娘在後宅过得这麽好,教教女儿呗。」
李氏点点女儿的鼻子,「淘气。」
母女两在美人榻上坐下,丫头很快端上茶盏。
小姐明日要出嫁,今日得早睡,因此丫头不敢奉茶,只在杯子里装了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