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

深院月+番外 染香群 1703 字 1个月前

他们对官家带点惧怕,和一种平民百姓的厌恶。

当人奴才,却也没有他们说不要的份。周老爷说让他们出息了,可他们却没有觉得出息到哪去,反而忐忑不安比较多。

毕竟以前吃了太多官家的气。

但跟了一阵子,却觉得意外。他们倒是打熬一身挺能跟人套近乎称兄道弟的本事,跟这些倨傲的官家仆处得极好。但别人家是夸耀自己官老爷收了多少孝敬,多么吃得开,在皇上面前如何如何的多有脸面…他们家姑爷,却是个清官,大大的清官。家里人不待见,过得紧巴巴的,却对奴仆甚好,月钱不拖欠,三节有赏,四季衣裳是体面经穿的,吃得什至只比主子次一点。有个头疼脑热,姑娘还亲自来看,几帖药就好了,不要药资,也不扣生病时的月钱。只要家规守得好了,就不用怕莫名其妙的挨板子吃鞭子。

那些官家仆有时会巴结他们,塞孝敬…毕竟姑爷是皇帝近臣嘛。但只要告诉姑爷或姑娘一声,说明白了,那些钱就归他们了,只吩咐嘴要严一点。

姑爷是冷,但得体不为难人。头回他们习惯性的讲了些听来的闲话儿,等惊觉不是周老爷时,尴尬又恐惧得要命。姑爷只是朝他们点点头,道了乏,让他们继续说。

用钱买的忠心、板子打出来的忠心,坦白说是一时的,随时可能树倒猢狲散。只有那种值得的主子给予看重照护,把人当一回事儿,才能得到真正的忠心。

李大和吴银这样善于察言观色的猾头商仆,真的是彻彻底底的服了、认主了。他们虽然来自民间商家,但绝对不是笨蛋。那些无聊的流言哪有可能?瞧瞧姑爷累的,若是只捧着皇 ??上吃喝玩乐,哪能累成这样?越能让姑爷听得认真的,是真的正经事儿,那神情,跟周老爷做大笔生意、打点大头关系一模一样。

所以他们小心翼翼的护着骨子里都沁出疲惫的主子,不让官道的人马杂沓惊撞了他。

三郎哪里会知道这两个跟班准备死给他了,心底还盘算着几桩不好办的朝事。第一难办,就是太后那边的外戚。

坦白说,政德帝双十年华登基,手头上除了一班隐卫,散入民间原是泼皮无赖的势力,朝堂上几乎是没有根基的。

但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政德帝不但是个横的,还是个随时打算甩手不干的。所谓无欲则刚,人家皇上不想玩帝王心术,还不想当皇帝咧。太后也拿他没辄…都二十岁,她就算想垂帘听政也垂不起来啊!还不能拿孝压皇帝,这个八岁离京,几乎是陌生人的皇帝儿子就敢早朝也不上了,国事也不理了,干脆来她宫里端茶送水,捶腿捏肩,「孝」得把她噎疯。

但三郎和皇帝都心知肚明,这也只是装疯卖傻的权宜。现在皇后有儿子了,只是还在襁褓中,养不养得大还不知道。太后才勉强吞了这口气,却卖力的扶持外戚。

有实权、能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比起跟皇帝儿子离心离德的太后舒服得多。

虎毒不食子这句话,不适用于皇室。

七品官其实没资格班列早朝,他之所以晨起,倒是有不少时间在御书房范围内的练武场和隐卫切磋,整理隐卫相关的刺探情报。就是给皇帝当耳目…必要的时候得当个防身的刀或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