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的恸哭了一夜,第二天丽萍就病到无法起身。她一直面墙躺着,任谁怎么呼唤都不回头。
这场风寒让她躺了四天,第五天,她终于下了床,却直奔学堂讲课。
萍踪先生……清瘦了好些。先生依旧用折扇遮面,坐到竹帘后面,但身形明显变瘦。学生望着声音沙哑的先生,每个人都感到不忍又满腹疑窦。
重九那天,萍踪先生和墨阳高高兴兴的去游江,为什么只有先生回来,墨阳却不见了?而且先生还大病了一场?
「先生。」终是有学生鼓起勇气问了,「墨阳呢?」
帘后的丽萍顿了顿,「他的家人寻来,将他接回去了。」语气这样的淡漠,「上课吧!」
丽萍语气淡漠,却掩不住深刻的伤痛。
墨阳走了。这一天,所有学生都无心读书,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震惊、悲伤与不敢置信。
那位宛如雪莲般美丽却冰冷的墨阳……走了?他们以为就算他们都毕业了,离开了书院,这孤傲的花朵依旧会在这个书院静静的绽放,伴着他们秀雅的萍踪先生。
下了几场雨,秋天,真的来了。草地上结满了霜花,渐渐的冷起来。
可是对丽萍来说,秋天早已过去,她生命的第一场隆冬已经来临。只是她不知道,墨阳被迫离去,只是暴风雪的序曲,真正的酷寒,才刚刚要降临而已……
墨阳离去将近月余,先生绝口不提,学生也不好问。
近来看萍踪先生的背影是萧索了,小夏和小秋听说是送家书,却送了个把月没有消息。学生自告奋勇要帮先生打理生活起居,却让先生训了一顿而作罢。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一片平静,每天的日子就在一片朗诵声里悄悄的过。
单纯的书院,却不知道遥远的朝廷新旧党争越演越烈,在朝的皇上原本圣明,党争尚且含蓄,等皇上重病的消息一传出,新、旧党便肆无忌惮的排挤压轧。
在朝当官的学生信一封封的寄过来询问如何处理,陷在深刻悲痛中的丽萍不得不打点起精神,一一回复。她总要找点事情做,不然……她没办法维持自己的完整。
墨阳的离去引发了无穷的相思和忧心,她才十八岁,秀发已经有了银丝了。
丽萍的学生多半是旧党,书信往来说不过瘾,干脆约齐了,一起来征询她的意见。一时间,书院冠盖云集,她听了各个学生的意见,也给了些建议。最后学生们共撰了万言书,联名上奏,她这个金陵名儒虽无官职,却也名列其中。
谁知道,这万言书居然坏了事。新党那边抓了几个文字的瑕疵,诬赖旧党有心叛变,摄政王采信了新党的说词,居然将相关人等一并下狱。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内外消息不通,连要送信给丽萍都来不及,官兵已经领人到银鹿书院捉人了。
官兵闯进学堂时,丽萍正在讲解孟子,执枪拿刀的官兵呼呼喝喝,惊得学子们奔逃。丽萍一皱眉,问道:「来者何人?为何惊吓我的学生,扰乱学堂?这侮辱斯文之罪,你们可担得起?」
「什么斯文?」领头的捕快一层拘捕公文,「林萍踪,你纠党作乱,意图不轨,刑部下令把你拿下了,还摆什么架子!」
捕快推倒竹帘,硬把她拽了出来,手上的折扇落了地,她紧咬银牙,正气凛然的望着捕快,官兵们被她的气势一压,居然人人低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