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記得兩年前陛下就說過,除非真到瞭情況危急的地步,您不會考慮這種手段。”
針刺放血所用的不是尋常針灸的針,而是三棱針或者小尖刀。
哪怕是孫思邈這等醫療經驗極其豐富的大夫也不能確保,每一位病人的穴位血脈不會因為個人的特質而有所不同,這針刺放血法一定能夠奏效,而不會出現什麼意外。
尤其是像李治這種頭風疾病,放血必須在耳後或者頭頂,最容易出現偏差。
別說宮中醫官不敢擅自做出這種決定,李治也對此有些疑慮。所以此前他始終抗拒於用此法紓解疾病,如今也……
他沉吟片刻,還是低聲道:“若不用此法,該當如何?”
孫思邈吐出瞭兩個字:“靜養。”
現如今的醫術還無法透過頭皮頭骨和血脈,去看到李治頭中血管內具體的情況,能做的隻是通過日積月累的藥力影響穩固住李治的病情。
就算如此,還得提防他會不會因為什麼其他的誘因,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便如同今日出現的那樣。
靜養修身,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起碼要比什麼寄希望於上天,求諸神佛要可靠得多。
但“靜養”兩個字,對於旁人還好說,對一位帝王來說,就簡直太過奢侈瞭!
李治聽到這個答案,心中真是好一陣無奈。
他要怎麼靜!就算他想要靜養,其他人允許他靜下來嗎?
永徽年間都還出過席卷州府的動亂,充分證明瞭百姓沒有足夠的存糧度日的時候,到底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顯慶年間的氣候比之永徽好上不少,可天象這種東西,連太史局都不能給出確鑿的概率,他就必須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