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王皇後已不敢小覷這位被她引入宮中的武昭儀。
論及陛下的寵愛,當年的蕭淑妃都難以望其項背。來到此地竟還聽聞,陛下已去常朝昭儀卻未回,許是等擺駕還宮之時二人還有閑事坐談。這其中的信賴結盟之意無需多言。
而論及宮外……
昨日有人來報,今歲剛至開春,武昭儀的母親已回京城居住。
這位楊氏,若論起身份,嫁給武士彟就是名副其實地“下嫁”。
她的父親楊達,乃是隋朝觀王楊雄的弟弟,自己也絕非庸才,一度擔任宰相,還是名副其實的隋朝宗室。哪怕李唐三代,前隋宗室地位跌落,楊達也早已過世,但楊氏在長安城中仍有不少人際關系可尋。
就像吳王李恪,也曾因生母出自楊氏而身價不低。
武昭儀複起之前,這些人脈或許還並無用途,甚至無法阻止武士彟死後,楊氏被武傢當做棄子驅逐苛待。可當昭儀有寵,楊氏在此時的走動往來,便需重新評判瞭。
促成王皇後在這等古怪時辰前來的,正是此事。
她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必須盡快抓住武昭儀的錯處,利用規則對她進行一番打壓。
否則,倘若宮中有李治的偏愛,宮外有楊氏不露聲色的社交,時間日長,遲早變生肘腋,難保不會危及她手握的太子。
她心中一番權衡後確定,最能被視為突破口的,就是久病的李弘和近來有異樣的小公主。
倘若小公主真有什麼不得瞭的毛病,無端哭嚎隻是個開端,那麼她當然要借此對武昭儀發出問責,收一收她那伴駕的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