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并不觉得孔颖达可怕,以前他就不怎麽怕,经过昨天的事后就更不怕了。
见面后的第一件事,孔颖达就让李承乾背诵今天要学的文章。
他本来不愿意占用李承乾上课时间,更希望利用下课时间了解孵蛋技术。但李承乾比较着急,这一批孵化已经到了最后时期,鸭蛋鹅蛋也很快就要破壳,李承乾希望孔颖达利用这段时间多了解一些,以后做事更有章程。
孔颖达思索很久,到底不情不愿地答应了,只有一个条件,就是李承乾不能耽误功课。
背书对李承乾来说不是难事,稍微用点精力就会背了,这会儿小路上都是他嘹亮而流利的背书声。
一口气背完,孔颖达说了句不错,又叮嘱道:“郎君聪慧,素日更应勤勉自持,切不可骄傲自满。”
李承乾脆生生应了,一点儿也没有不高兴。
孔颖达松了口气,不再说功课的事,转而询问起孵蛋的情况。
李承乾带孔颖达在孵蛋房转了一圈,把《家禽孵化指南》和《家禽饲养指南》手抄副本给他看,系统记录的数据他一直在整理,加上院子里其他人记录的,一起交给孔颖达。
李承乾观察了两天,发现孔颖达很上心,每天兢兢业业学习,认真研读指南和记录,遇到问题不耻下问,虚心向李承乾和老农们请教,每天花大量时间观察种蛋和幼崽的情况,虽然还不能亲自上手,但已经能把管理抓起来,有他震着,底下人丝毫不敢懈怠。
李承乾放心了,把孵蛋的事交给孔颖达,虽然还是每天过去,但要操心的事少了很多。
又过几天,小鸭仔和小鹅仔陆续破壳,小鸡仔的存活率也统计出来了,用李承乾的办法饲养的小鸡,七天存活率达到了九成。
这不仅证明火炕孵化的小鸡能活,且饲养技术本身就是一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