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页

不单会被人嘲笑太没见过世面、有点儿事儿就大操大办,还会被人挑剔一点儿交往的礼数都不懂。

毕竟整个京城的权贵圈子里都是人精,其中也不乏数代都是权贵的老牌儿世家大族,如何往来交际、如何接人待物,那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

谁家但凡只要稍微失礼一点儿,当天就会传遍整个京城圈儿,被所有人变着法子地嘲笑打趣儿,以后都很难抬起头来了。

故此,若是要操办一场大事儿,那必须得要十分慎重、细致才行。

在这种事儿上,贾母是当仁不让的王者。

一来她出身保龄侯史家,是正儿八经的侯门千金,可以说从小到大,接触的都是这种顶级的权贵圈子,那么该有的礼数和分寸,她那都是门儿清的。

二来她长大后嫁进来的荣国公府,那更是比她们保龄侯府的门第更高些的顶级权贵之家。如此,便是小时候还有些什么不足的地方,也在她这长达几十年的国公府重孙子媳妇儿到自己有重孙子媳妇儿的过程中全都给锻炼完了。

作为超品的诰命荣国公夫人,贾老太太可以说是整个京城权贵圈子里最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

不单只是女眷们敬重她,男宾们也少不得要尊称一声“老太太”,迎来送往的,都是些后生小辈儿,这就是长寿的力量——只要你活得够久,那自然就会升格儿成为老祖宗啦。

那还不是想干啥干啥?

当然,得是在合乎礼仪的情况之下。不过对于贾老太太来说,没有啥是不合乎礼仪的。如果觉得“于礼不合”,那一定是你记错了——作为资历最老的、身份最尊贵的京圈儿贵夫人之一,贾老太太那是不可能出错儿的。

特别是这种重大的宴会场合,哪怕实操的是邢王二夫人和凤姐儿,那所有的流程肯定也是早就给贾老太太说过了。

其实贾老太太便就是不说,同样出身统制县伯王家的王夫人和凤姐儿,大面儿上的东西也错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