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大办,还得弄得风雅有趣。正好这次选中了几个京中权贵人家的小姑娘陪着公主郡主读书,那就索性一起请了来,也热闹热闹。

皇帝既然有了这么个想法,那么全京城的权贵之家少不了都要好好准备一番。听说有几家一连好几天都在满城寻找文采斐然的中秋诗稿,生怕自己或者是孩子在中秋宫宴上卡壳。

丢人现眼还是其次,万一触怒了皇帝,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天子一怒,血溅十步。皇帝要是生气了,他们轻则罢官,重则没命,可不是开玩笑的。

贾家跟甄太妃有亲,又跟戴权等几个地位不低的大太监有交情,自然早早就得了消息。

不过,贾母跟袁春都不想当那个太拔尖儿的——已经在选侍读的时候混成第一名了,再在中秋晚宴上大出风头,好似也不太好。

但是袁春是真的想要咸鱼,而贾母却觉得,就算袁春想要低调,也没有什么可能。

贾母管了一辈子家,看人的眼力那自然是很好的。她早就看出自家这个大孙女不是池中之物,就算是想要藏拙,恐怕也藏不住。

何况,以她们荣国府现在的地位,也没到必须要委屈藏拙的地步。

她上次见了甄太妃之后,就一直寻思着怎么帮袁春一把,但是这事儿都不能提前说,只看她找的人帮不帮得上忙了。

老太太一早起来,就得了个好消息,心中有了底,自然什么都不着急不着忙了。

她跟一早就来请安的袁春一起吃过了早膳,一边儿跟袁春坐着喝茶,一边儿气定神闲地听取管家媳妇对她和袁春今晚出门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