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回山多日,没听到任何相关传言。以她的人际关系,不至于所有人都只瞒她一个。
胡思乱想不如嘴皮一碰。她决定去找吴用问问。
-----------------
“学究好!——哟,蒋大哥,你也在,今儿是我运气好。”
军师的草庐里,摆着一壶茶,几叠点心。而且赶上了蒋敬十天一次的“出关”。蒋敬坐在吴用身边,两个文职人员肩并肩,奋笔疾书,是梁山上不多见的文化盛况。
几个月不见,蒋敬的发际线似乎又往后移了一点点,眉间的川字纹更深了。但是精神抖擞,眼珠转得飞快,顾盼间神采飞扬,好像正在解国际难题的大教授。
“小姑娘!”大教授朝她招手,笑眯眯暖洋洋,“又去干大事了!让我看看,游历一圈,脑瓜有没有进步!正好这里有个题,我考考你
”
枯燥的落草生活并没有磨灭蒋敬的出题瘾。蒋敬由衷觉得,这姑娘又活泼又能处,又热情又乐于助人,唯一的缺点就是读书太少。督促她不骄不躁、提升智力,是他义不容辞的任务。
阮晓露笑道:“您说。”
蒋敬清了清嗓子:“冬去春来,万物复生。据我观察,山上蒲草每日生长速度是前一天的一半;水中芦苇每日生长速度是前一天的两倍。而在我观察之第一日,蒲草的长度是芦苇的三倍——我考考你,何时蒲草和芦苇一样长?”
还没等阮晓露答,又说:“这是个极容易的题,只要不是傻瓜,动动脑子就能解出。不许偷懒哦。”
阮晓露压根没思考,假装为难:“我不会。军师帮帮忙。您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答案肯定信手拈来。”
吴用正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热闹,闻言直接定住。
“这、这个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