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大一个国家的皇帝,居然能穷到少生孩子,不修陵寝。

笑话的同时,也有无数人感叹,“一定是个为国为民的好皇帝。”

事在人为,如果帝王真想要,只需发出一点信号,就会有无数佞臣想出各种办法为帝王挪用国库的钱享乐。

嬴家老祖嬴政却一点笑不出来。

他咬牙切齿地问逆女,“要不要朕把骊山陵修大点,把你那些穷得没钱修陵寝的子孙后代全装里面?”

嬴舜华舔着脸,笑吟吟的安抚老父亲,“怎么能让他们去烦阿父呢,反正不是有塔给他们睡嘛!”

嬴政冷哼道:“真是丢老秦人的脸。”

嬴舜华,“……”

老爹懂什么,埋得再好又有什么用。

像华夏的汉武帝,每年都要把国库的二分之一用作陪葬品。

可下葬不过四年,茂陵里的陪葬品就在市面上流通了。

之后又接连被汉光武帝刘秀率领的起义军盗过,二国时期的董卓盗过,唐末的黄巢起义军盗过,清末的太平天国起义军盗过。

退一万步说,就算逃过各个王朝末年,到了新华夏,也逃过不过历史学家的研究。

有那么多前车之鉴,嬴舜华是有病才修皇陵埋财宝。

以其弄那么多有的没的,还不如多埋几卷竹简、几块甲骨,说不定还能留到最后,被妥善请入博物馆,而不是被各种起义军暴尸荒野。

【“即便秦术帝爱好再能花钱,他也没过界,打国库的主意。一生唯一在钱财上的诟病,还得是这件事。”

皎月抛出回溯石。

繁华的城池,庄稼茂盛的良田,安居乐业的黔首……无数繁华景象掠

过之后,是帝王退位的诏书。

皎月道:“秦术帝五十岁就退位给长子,醉心研究,不问朝政。”

天下人听闻帝王退位,恍然想起一直守护他们的帝王已经老了,却还没陵寝,于是就有一群大聪明想到了众筹给皇帝修陵寝。

“秦术帝这个皇帝做得不错,他的很多研究都利国利民,在民间威望极高。就连最天马行空,想要晚上也亮如白昼的项目,最终也取得了成果。”

随着皎月的叙述,黑夜降临,千家万户亮起一盏盏灯,照亮黑夜。

即便是再大的屋子,也能明亮如白昼。

回溯石画面中,众筹的人还真筹到了钱,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

吃秦术帝科研成果福利吃得肚儿溜圆的商贾们最慷慨,千金、万银的往外拿。没那么有钱的黔首也会象征性的拿出二瓜两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