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页

“上供之需不足,为了不违王命,偷将子民为奴之事,必不会少。以祭祀壮国,乃背道而驰。父亲,征战所得俘虏,断可以开疆扩土,何必陷于祭台之上,血流满地,惨叫之声绵延千里,叫异族之仇血海滔天,征战不休,国力殆民众苦,杀伤不止。”

“且祭祀越演越烈,民众已经不满足于杀奴祭祀,一家老父重病,做儿子的竟献祭了自己的幼子,将孩子片片剐下喂给老人吃,这当真是孝?是德?”

“父王,”百里霁神情坚定,“孩儿觉得这不对,这应当改变。”

璟朝祭祀繁多,王朝每一场祭祀少则数百多则上千,一年下来杀数万人;民众家中亦常祭祀,贫者数个富者数十上百;二者合起来,十万人也不够杀。

陋习为何不改,天上的亡灵难道比活人重要?

大王叹息一声:“祖宗家法,如何能改?献祭神灵,如何能休?”

“上天若降罪,先祖若背离,璟朝基业为之断送,到时,你的母亲、你的幼弟,包括你我,都将成为祭台上的新奴。”

“这场盛大的献神宴,停不下来。”

大王虽如此说,却在翌日上朝时,提出对献祭人数的限制。

他道:“连年征战,民众苦矣,祭祀心诚则灵,不在于祭品多寡,此后大事不超一千,小事不超一百,普通民众祭祀不超十人。寡人忝为大王,于国无功,将来崩逝之日,无需人牲献祭。”

众大臣惊而劝阻。

他道:“勿再多言,吾心已决。”

命令传到了王后宫中。王后兰姜惊怒道:“定是公子霁做的好事!”

她来到大公子宫殿,见到百里霁,一脚便踹了过去:“孽障。”

“你竟要挟你的父王,叫他做出如此糊涂的事。崩逝若无祭祀,先祖如何得知,若大王不能归于先天享受供奉,你万死难辞其咎。”

璟朝习俗:大王崩逝献祭奴隶一万,唤来列祖列宗接引,去那天上享福。

若无祭祀,死得悄无声息,断无先祖接引,必将魂灰魄散,再无法流连人间。

兰姜泣怒:“我怎么生了你这个孽障啊,大王——”

百里霁疼得脸煞白,伏跪道:“母亲,请您饶恕。”

兰姜冷漠道:“岂敢受你这一跪。”

“你是先天的圣人,是救世救难的活佛,是要祭了璟朝万万人成就不世之功脱胎换骨的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