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

当然接受的过程肯定没有邢堂明说的这般轻松,私底下辗转反侧过多少晚上才想通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这样最好,我想不日大当家就会安排秦公子入手桥头县的事,到时候你别愣头青的冒头,总归大当家不是卸磨杀驴的人,便是不会如现今大燕开国皇帝一般给我等封侯拜相,也不会说亏待我等。”

秦襄话里多是坦诚之言,要说大当家安排自己夫郞掺和正事,换作哪个过来投靠的谋士都要私下劝谏,以防日后天下打下来,夫夫二人失和不说,还要闹出个晚年争权的戏码。

可秦襄正经在黑熊寨过了几日日子,对周肆的计划再了解不过,大当家要放弃世家拉拢百姓,除开他们这些男子,总要有个姑娘哥儿的代表出现,方能叫底层百姓信赖大当家。

秦公子就是大当家为寻常姑娘哥儿立的榜样,也是告诉时下姑娘哥儿,只要你有本事,大当家都是要用的。

至于日后秦公子参政会不会导致大当家后院失火,秦襄认为是杞人忧天,别的不说,大当家也不像是三心二意的人,估计后院怕只能容得下的秦公子一人。

“在你眼里,我难不成如此鲁莽冲动,便是没想通,秦公子要入手桥头县的事,我也不会当面下大当家面子。”事后劝说肯定不会少,但哪有一个政权才初建,手底下的人就开始唧唧歪歪指挥大当家办事的,不是嫌命长。

“这我还真瞧出来,毕竟从前书院你可不就是个炮仗。”

“滚蛋,赶紧忙你的文书,今日若是处理不完,我看你是别想着休息。”

————————————

“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周肆听得手下来报秦襄和邢堂明之间的谈话,愉快的承认自己的确是看低了邢堂明,只怪眼下读书人给他留下的刻板印象太严重,不过转念一想,都是和秦襄交朋友的人,太过于死脑筋只怕秦襄也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