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累,还说没那么多人过来织坊,我看着桥头县但凡能动的娘子郎君都过来了,若不是东家卡了十三岁,只怕七八岁的姑娘哥儿也要叫送过来。”这还是没说织坊每日给多少薪水,便挤破头过来,要是说了每日的工钱,莫不是那汉子也要过来挤一挤。
“也不尽是,我今日登记了不少长鹿县的,大抵是许多在其他工地做工的汉子得了消息,叫自家娘子郎君过来试试。”
“长鹿县日子不好过,东家也说过了,手艺好我们自然也是要的,不过山下这处织坊今年只怕吃不下这么多人,待明年棉花再翻番就好了。”织坊能吃下多少人,全看棉花量有多少,今年一百人顶天了,到时候棉花不够还得织葛麻。
“除去织布的,咱们不也招绣花的嘛,还有纺线撵棉籽,都需要些人手。”
“不消你说,今儿个过来的娘子郎君有些晓得自己织布不成器一来就说是要干纺线梳棉的,都给分配去了,那活计恐怕也有的抢。
其实再等等,其他几个工坊建起来,也有娘子郎君能去的,只是比起织布大抵要些力气,光一个桥头县和一个长鹿县都是不够的。”
“接下来可有的忙了。”说话的娘子看似抱怨,嘴上却挂着笑,说着打算起来走走,一下午坐着腿都肿了,不活动活动身子僵了还如何做事。
只是不待这娘子出织坊走几步,便遇上下午过来登记的小哥儿,这小哥儿生的瘦弱,说是十三岁,大抵是谎报了的年纪,不过她心软,瞧着人衣裳都打了几道补丁,多半家里是没法子,才叫他出来。
又听是长鹿县的,更肯定了自己的想法,方才那会忙完,她还无聊翻了翻今日过线的名册,小芽在名册上,若是没意外,待几日后就可进坊里做事。
“小芽?怎的还不回去,织坊要给消息也得几日,是怕消息传不到长鹿县去吗?”
蹲在坊外的小芽瞧人过来,发现是今日给他登记的娘子,露了个笑,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