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页

胤禛回到府后,立即召集幕僚,门下先生皆众说纷纭,有说乘胜追击,将太子散尽的势力收为己用;有言需结交宗室,暗中扩大势力。

他记得,回京的路上,大阿哥曾隐晦的向他提起过。

“虽说这是咱们满人的天下,可毕竟汉人居多。他们汉人的思想,太子便是名正言顺的新君,故胤礽已废,但在民间声势却高。”

“四弟,你可曾听说,魏国有一个位贤士名叫曹冏,他曾上疏魏王曹操,说:‘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

说完,他意味深长的看了胤禛一眼,便拍马离去。

府中有一门客名叫戴铎,当日争执中,他未轻言如何去做,而是跪拜朗声道:“请四爷先饶恕奴才死罪。”

胤禛说:“先生请起,有话只说不妨。”

戴铎道:“今上如今已近天命之年,古往今来,高寿的皇帝屈指可数。”古人活到六十岁,已是极不容易的,可称一句长寿老人。

戴铎说完这句话,便跪在地上紧闭嘴巴不再言语,他确实是放肆,竟敢直言康熙已活得太久,其他门客听完他说的话后皆吓得不敢言语、噤若寒蝉。

胤禛听完后,却陷入了沉思,他已听懂戴铎的言下之意,康熙年岁已大,太子已废,虽帝王之侧,不容他人酣睡,他虽不想放权,但也要为大清的下一代选一位储君。

太子被废不是一时之计,或许皇上早早便暗中观察他们,考虑下一代帝王的人选,胤禛想到这一层,额间汗便落了下来,起身大呼:“先生足智多谋,是胤禛之福。”

他在前院待了小半月,想通这一点后浑身便畅快不少。

夜幕降临,他起身散步去后院透气,先去正院看了看福晋,福晋担惊受怕了好些日子,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形势变化莫测,连太子都被幽禁。她生怕四爷也被牵扯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