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絮本就生得一团精致,因不爱做诗词歌赋,结识了县上的纨绔子弟。
接着几天,兰絮跟着他们,吃酒斗酒、投壶赛马、斗蛐蛐公鸡。
她在来怀名前,本也是个纨绔,这些事做起来得心应手。
可谓春风得意,纸醉金迷。
今日,她在内,一行十几人,乌拉拉一圈,往广河走去,小子们的恭维话,轻易把人捧上天:
“谢十一当真好才华,这才学了不到两年,就中了举子,将来中状元,可不是手到拈来?”
“是啊,那可不是下一个傅探花?”
“十一郎得蒙探花关照,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兰絮摆手:“诶——此话不妥。”
就在众人以为她要自谦时,兰絮打了个酒嗝,中气十足:“我可比傅探花那厮要有意思多了,他镇日摆着个臭脸,当真是,无趣至极!”
众人突然安静。
兰絮还在嘻嘻:“你们说,是不是啊?”
众人:“咳咳……”
察觉到什么,兰絮赶紧回过头。
不远处,傅洵穿梭在人群中。
和这群醉鬼比,他身姿挺拔,步伐稳当,最可怕是脸色,要生生把人吃了似的!
饶是兰絮大脑被醉意蒙蔽,也知晓事情不妙。
她心中紧张,几步踏上停好的画舫,招呼其他人:“快,快上来!我们继续吃酒!船夫,开船呐!”
紧接着,她才发现,自己是着急忙慌地,上错了画舫,这画舫也才能容四五人。
但那十几个人,竟都傻了似的不敢动。
他们有的是崇学馆乙等学次没中举的,有的是知晓傅家权势,还有的虽不认得傅洵的脸,但听得傅探花三字,索性不动。
没人分散火力,兰絮赶紧去解开系船的绳子。
而此时,傅洵已经大步踏上船。
他力气大到,整个画舫都往下吃水,摇摇晃晃。
兰絮后悔了,想从他身边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