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絮:“……”

完了,她昨天的自挂东南枝好像出圈了,一个个都记得她。

谢玉君捧着还热乎乎的包子,她脸颊粉粉的,对她一笑:“谢谢。”

兰絮:“客气了。”

……

过了春节,崇学馆开馆第一日,在二楼聚集所有弟子,在正式开馆授课前,进行一场论述会。

二楼开阔,左边是茶室清谈室,右边一大片空地,四周镂空,仅以柱子撑住,雕栏玉砌,垂下轻纱幔。

最前面的墙上,则挂着孔孟二圣的画像,庄严端肃,颇为尚古。

空地摆上一个个矮案,轻纱幔另一旁,则是十多女君的席位。

郎君们随意择席而坐,兰絮不抢前排,直接走到最后一排,盘腿坐下,舒舒服服地叹一口气。

没一会儿,崇学馆的谢馆长来了,四周的吵闹声顿时收敛。

谢馆长是谢家人,一身仙风道骨似的,他之后进来的,就是崇学馆原来的三位先生,也是原来谢家私塾的先生,都是当世有名声的儒生。

在之后,才是蔡老与傅洵。

他们一前一后,走了进来,格外引人注目。

众人屏气凝神,不敢多说一句。

谢馆长:“三位老先生,将分别针对儒家经典、算学、律令等,进行传道受业解惑。”

“想必诸学子也听说了,今年我谢家聘了蔡远忠老先生,进了崇学馆授业。今日的论述会,便不再有我操持,交给蔡老先生与傅探花。”

众多学子起身,拜见先生。

兰絮想起自己在街上听到的八卦。

她看向台上。

那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年近七十的蔡老,老人身边,还站着一个身材高大,负手而立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