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气得火冒三丈,必须得有人寻上刘挽讨说法的,结果刘挽怎么说的。

当年他们花钱买来的技术,难道不比不花钱的人早享受了些?难道这样的价格依然不值得?

真!明明世族花钱买了技术的,哪怕最后刘挽直接教授于民。这样的事刘挽又不是一回操作,制炭的法子早有先例在,他们想骂,那也实在没有办法揪了这点事不放,不依不饶。

偏偏刘挽也是个坏心眼的,每回有新技术,便于人们的,她又要摆出出售的态度,在有人为之心动的时候,她如今也先说清楚,将来这技术她是会对外公布的,介意的别买。

哇!一个个本来被刘挽气得够呛的人,此时更气了,真是恨不得把刘挽掐死。

有心不想买技术,架不住他们不买,从刘挽那儿买成品,价格更高!

得,他们算是明白了,刘挽要赚他们的钱,那是想方设法都会赚,他们但凡能忍受人有的他们没有,那可以忽略刘挽。

然而便利就是便利,如木炭可以取暖,用过之后的人谁人不赞不绝口,如何能够让他们去接受不用?

最终,只能拼尽全力的跟刘挽谈价格,再谈谈刘挽愿意推后教人的年限。怎么着他们也不能亏了。

在这一点上,刘挽也有她的底线,反正总会让世族们觉得他们确实让刘挽吃了亏。不得不捏了鼻子认下。

卫青有时候听到不少人对刘挽的评价,也觉得心情复杂,能让世族们恨得她咬牙切齿,偏又奈何不得她分毫,独一个刘挽。

而如今随刘挽和霍去病将要出击漠北,追击匈奴,先前刘挽和世族们提议过的,或许他们可以考虑将大汉的丝绸、陶瓷、纸笔墨砚等物售于西域各国的事,也开始落实。

用刘挽的话来说,一个人能做的事儿是有限的。张骞出使西域的成就世人皆知,刘彻能造就一个张骞,难道不能造就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