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直敢言,连刘彻都敬之三分,不敢在他面前乱来的汲黯,有他们看着刘挽,刘挽敢乱来吗?

再说了,刘挽一向针对的都是些什么人?心里没有数?

她对汲黯可是一向恭敬有礼,没有半点逾越之举的。

虽然作为一个日常搞事的人,刘挽在汲黯那儿的印象还是相当好的。

毕竟汲黯有一颗公心,他很清楚的知道一点,刘挽是真正为大汉,也为大汉百姓所谋的存在。

得,都没有声音了!

一个汲黯把所有觉得刘彻把刘挽推出,卫青和霍去病提至相位上存在的任何所谓不公都平息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个人再认为有所谓的不妥。

这就是刘彻的高明之处,平衡之道。

下朝后的刘挽被刘彻提点跟上,刘挽感慨道:“我朝得汲黯中书令,甚幸。”

刘彻很自觉的补话道:“亦是朕之幸,你们之幸。”

话不必说得太直白,都懂得彼此的意思。

刘挽重重的点头,很是认可刘彻这句话。

“虽然宁缺勿滥,门下侍中还得挑一个人。”刘挽提醒,刚改的官制,直接放空一个部门,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虽不能用为门下侍中,侍中之下难道不设人了?代行侍中之责,无侍中之权,有何不可?”不得不说,在如何任用官员的事情上,刘彻是相当的有发言权,几句话立刻把刘挽提及的问题解决了。

“且让桑弘羊入门下。”不仅如此,刘彻更是直接拍板此事,立刻让人去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