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刻不敢怠慢, 马上去把人请过来。
刘挽指了一旁的案几,“试试。”
完全没有拒绝机会的刘据应下一声是,立刻自去准备笔墨开写。
刘彻翻看之后问:“找几个人做过的?”
“也没有几个。不过他们考得都不错。”刘挽确实找人试过题,出题和作题的必须不是同一批人,刘挽大概也明白了,这个时代的人们为何只有世族出头的机会, 实在是起点不一样, 见识不一样, 知识的存储量也差得太多了。
世族的人, 他们所有的精力大多都在读书上, 若是有心读书的人效果怕是会更好。
反过来等闲人家的人,既要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又要花心思去读书,精力被分散的情况下,除非是那绝顶聪明的人,否则怎么可能拼得过世族的人。
所以,刘挽明白,将对付世族的希望寄托在最底层的人们身上是不可能的,那就把那些想取世族而代之的人扶起来,让他们斗,唯有各方平衡,才能让大汉朝不必过多的受制于人。
刘挽长长一叹,时间太短了,如果不是那么短的时间,刘挽完全可以一步一步的操作,安排得更妥当。
如今,计划书可以留下来,将来,但凡有人愿意推动一二也都可以。
可是,这个人得是谁呢?
刘据是不可以的。
一个太子,手里只要没有兵权,他得罪太多的人,必不为人所能容,那只会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如同现在刘挽所面临的处境。
再加上等到刘据长大,那会儿的刘彻也上了年纪,必然不会再像现在这样无所畏惧。那种情况下,刘据上要面对刘彻的猜忌,下要面对各方想置他于死地,那不比历史上的刘据更难吗?坑弟的事刘挽是不可能做的。
但是,不坑弟,她要把这件事交由谁来推动?